比特币在全球流动性中的份额持续增长
比特币在迈向主流认可的道路上又跨越了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其市值达到2.2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M2货币供应量的2.2%。根据宏观经济研究机构估算,截至2025年年中,全球M2总量在96.8万亿至105万亿美元之间。这个数字看似不大,却彰显了一种去中心化资产在全球流动性框架中稳步上升的地位——这个领域过去仅由法币和黄金主导。
流动性占比的深远意义
M2作为现金、活期存款和易变现储蓄的总和,是衡量流通中流动性的最广泛指标。比特币能占据其中2%以上的份额,已不再是象征性的注脚。与供应量受央行政策调控的法币不同,比特币在M2中的占比揭示了一个简单事实:固定供应量遇上持续增长的需求。这种特性使其成为数字时代的黄金,也成为对冲传统货币持续扩张的有效工具。
机构买入量超越新币产出
比特币在全球流动性中占比提升的最有力佐证,是机构持续且加速的积累:
2025年前几个月,上市公司累计购入超19.6万枚比特币;截至5月,机构持仓总量已超过约16.4万枚的年预计挖矿产量,这意味着新增供应尚未进入公开市场就被吸收;自2025年1月以来,机构累计增持超41.7万枚比特币,导致交易所可供应量持续创新低。
这个供需动态至关重要:当长期持有者的吸纳速度超过产出速度时,结构性稀缺就不再是理论概念,而是切实可见的市场机制。
企业资金与ETF拓宽渠道
知名企业的购入行为强化了这一趋势。某战略公司(原微策略)在5月完成史上最大规模收购,增持7390枚价值约7.65亿美元的比特币。与此同时,贝莱德和富达推出的现货比特币ETF,为传统资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规入场渠道。
截至2025年年中,比特币ETF资金流入超500亿美元,其中仅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管理资产就突破800亿美元。这些金融产品意义重大,它们让养老金、保险机构等保守资金能够合规配置比特币,而无需处理托管难题。此外,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数量自2023年以来翻倍,今年已达80家。
从里程碑到宏观变量
当比特币占比达到全球M2的2.2%,它已不仅是投机资产类别,更成为必须考量的宏观经济因素。现在进行市场建模时,分析师需要将其与货币总量、大宗商品和流动性指数并列考量。虽然波动性依然存在,但机构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持续积累表明,比特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只会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