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洞察
Strategy公司以3.569亿美元购入3,081枚比特币,而Metaplanet则以1,160万美元收购103枚比特币。两家公司合计控制着当前价值超710亿美元的比特币流通供应量的3.1%。这些增持行为发生在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演讲引发市场回调后的周末——期间比特币下跌4%。
巨头逢低吸筹
Strategy以每枚115,829美元均价购入3,081枚比特币,使其总持有量达632,457枚,累计投入465亿美元(单枚平均成本73,527美元)。
同期Metaplanet以每枚1,685.68万日元(约11.6万美元)的价格增持103枚比特币,其总持仓量升至18,991枚,累计投入2,858.33亿日元(约19亿美元),单枚平均成本1,505万日元(约102,029美元)。
这些交易发生在8月25日比特币24小时下跌1.7%期间,延续了周末4%的跌幅。此前8月22日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释放鸽派信号,比特币曾单日上涨3.3%。
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Bitcoin Treasuries数据,两家公司合计控制比特币流通量的3.1%。Strategy以超58万枚的持有量稳居企业榜首,其持仓现价约704亿美元,未实现利润达239亿美元,2025年至今比特币收益率25.4%。
Metaplanet持仓现值约21.2亿美元,未实现收益12.6亿美元,已成为亚洲最大企业持币机构,2025年持续激进增持策略。
市场影响与机构采用
此类企业购币行为凸显机构资金在比特币价格发现机制中的作用。两家公司均依赖资本市场融资购币,形成股权估值与加密资产积累的反馈循环。
Strategy在取得显著比特币收益后继续增持,其财务策略涉及运用多种资本市场工具将现金流转化为比特币。Metaplanet此次购入前,Strategy创始人Michael Saylor曾发布"比特币打折中"图表,被视作持续看涨信号。该公司自2025年3月以来持仓量已翻四倍。
企业比特币模式引担忧
加密教育者Heidi与黑天鹅资本Versan Aljarrah警告企业比特币策略的长期可持续性,认为该趋势正制造泡沫条件。Aljarrah指出散户可能成为机构抛售时的"退出流动性"。
Sygnum分析师强调大规模机构抛售可能引发剧烈波动。BD Ratings的Emil Sandstedt称许多比特币持仓企业是"无可失去的失败公司"。Strategy支持者Jesse Myers承认这类企业是寻求彻底转型的"僵尸公司"。
K33研究指出企业过度依赖可转债融资,2028年前到期债务达128亿美元,若债务比率超30%,比特币20%跌幅即可引发违约。Galaxy Research发现Metaplanet等公司股价较其比特币持仓价值溢价200-300%,这种结构在市场回调时尤为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