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寻求提前结束监管 加密巨头与美司法部博弈升级
在达成创纪录的43亿美元和解协议不到一年后,全球加密货币生态支柱平台币安正与美国司法部协商解除协议规定的监管措施。这一动向引发了关于行业监管者与主要参与者之间权力平衡演变的讨论。
核心要点
• 币安试图提前终止美国司法部2023年实施的监控措施
• 该监管源于平台严重合规失效后达成的43亿美元和解协议
• 司法部正在评估在特定情况下放宽或取消外部监管的可能性
• 若成功或增强币安市场地位,但将引发对未来监管效力的质疑
巨额和解背后的角力
在BNB创下历史新高之际,币安寻求解除美国司法部的司法监督。2023年11月,该平台就严重违反合规义务的指控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历史性和解。
这项43亿美元的和解包含多项约束性措施,包括设置为期三年的"独立合规监督员",负责全面审查币安内部运作。美国司法部指控该加密交易平台未履行反洗钱义务,特别指出其"未能实施有效的反洗钱计划"。
监管措施仅适用于币安国际业务,不涉及美国子公司Binance.US,旨在纠正其长期受监管机构诟病的经营行为。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 和解金额:43亿美元(部分即时支付,其余分期)
• 监管期限:当局指派的独立合规专家实施3年主动监督
• 适用范围:仅针对币安控股(全球实体)
• 违规事项:违反反洗钱规则、缺失可疑交易监测系统、合规治理整体薄弱
• 监管目标:强制币安在直接监督下进行结构性改革,防止不当行为复发
提前解除监管的可能性
据披露,币安正与美国司法部协商,试图在三年监管期届满前解除监控义务。虽然尚未达成正式决定,但司法部正在"考虑取消该要求",作为对协议效用评估的一部分。
这种情形并非孤例,此前嘉能可、国民西敏寺银行等企业均曾提前终止外部监管。司法部当前态度可能反映其根据企业配合程度调整监管强度的趋势。若尝试成功,币安将试图重塑其"已完成改革"的市场形象。
此举或有助于降低平台合规成本并加速声誉恢复,但也存在风险。过早解除监管可能引发对美国政府宽容对待Web3巨头的质疑,进而影响行业监管框架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