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矿工步入债务驱动新时代,算力突破1泽哈希里程碑——报告

2025-10-18 03:10:02
收藏

比特币挖矿算力突破泽哈希大关 行业格局深度调整

9月比特币全网算力首次突破泽哈希(ZH)门槛,平均达到1.034 ZH/s,但每PH/s的算力收益(hashprice)跌破47美元。据行业报告显示,在挖矿难度持续攀升的同时,上市矿企总市值自8月以来近乎翻倍,10月15日达到约900亿美元,而同期比特币价格下跌3.7%。

行业重心转向综合竞争力

当前矿业竞争已从单纯算力比拼转向资产负债表实力、可转换债券融资和高性能计算合约等多元维度。创纪录的挖矿难度持续压缩运营利润,而电力成本仍维持在固定费率协议水平附近。

数据显示,上市矿企总市值从8月的410亿美元逐月攀升,9月达580亿美元,10月中旬更是突破900亿美元大关。这种价值重估反映了市场对数字基础设施资产的重新定价,矿企通过电力合约、数据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协同计算等增量收益渠道,逐步降低对区块奖励的单一依赖。

头部企业表现分化明显

过去一个月,Bitfarms以162%涨幅领跑,嘉楠科技上涨149%,CleanSpark实现125%增长。同期Marathon Digital(MARA)和Riot Platforms分别录得39%和32%涨幅,而比特币价格下跌3.7%。

9月运营数据显示,MARA实现53.3 EH/s算力(约占部署产能的88%),产出736枚BTC并出售近半数;Bitdeer实际算力增长33%至32.7 EH/s,跃居行业第五;HIVE和Cipher则分别达到19.3 EH/s和18.2 EH/s,正向20 EH/s的中高端门槛迈进。

融资模式与设备升级新趋势

矿业融资呈现新特征:二季度通过可转债融资超10亿美元,三季度已接近30亿美元,发行方包括Cipher、MARA和TeraWulf等企业。与2021年依赖矿机抵押贷款的模式不同,当前主流的零息可转债既缓解短期付息压力,又保留股权转换灵活性。

据基准情景测算(电价0.06美元/千瓦时),当前每TH/s日收益约0.054美元。不同能效矿机的回本周期呈现两极分化:S19XP+ Hyd约458天,而S23 Hyd机型长达900天。模型显示,每TH/s日收益波动10%,将导致回本周期同步变化10%-15%。

三大潜在发展路径

报告勾勒出近期可能出现的三种情景:若难度持续上升而比特币横盘,算力收益将再降10%-20%,风冷矿机回本周期延长2-6个月;若出现预期中的难度下调但比特币仅小幅反弹,短期5%-10%的收益改善将快速消退;若比特币上涨而难度持平,低效矿机有望通过15%-25%的收益提升缩短回本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正加速布局AI计算领域。包括与谷歌合作的30亿美元数据中心项目、Galaxy在德州建设的4.6亿美元AI枢纽,以及微软系企业签订的140亿美元合作协议。这些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电力基础设施配套进度和实际创收能力。

全球化布局与风险分化

挪威、不丹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的新产能,以及老挝探索的水电站捆绑挖矿模式,正在重塑全球成本曲线。与此同时,美国肯塔基州等地的诉讼案件,以及欧洲针对个别运营商的调查,使得不同地区矿企面临的法律风险溢价差异扩大。

分析指出,当前行业估值已反映基础设施属性与加密货币波动特性的双重特征。算力进入高压区间、股票因AI概念重估、债务结构转向可转债的背景下,矿企亟需将数据中心蓝图转化为稳定收入,同时消化泽哈希时代的运营成本压力。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