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验丰富的比特币交易者而言,八月总笼罩着一层迷信色彩——"八月魔咒",即价格表现疲软与负面回报的周期性现象。自2017年以来,由于交易量萎缩和上涨后的获利了结,该月份下跌概率显著高于上涨。
2025年动荡的八月开局
今年,随着比特币创纪录的夏季涨势遭遇重压,这个魔咒已然显现。巨鲸清算、史无前例的ETF资金外流以及宏观经济逆风重现,正将BTC价格推向11.1万美元的关键支撑位。
交易论坛和加密社交平台充斥着关于八月魔咒的讨论。部分投资者认为,月初下跌叠加巨鲸抛售和ETF疲软印证了这一迷信;另一派则主张,市场深度流动性和机构基础可能使今年情况有所不同。
八月的第一周就向交易者展示了比特币本月面临的持久魔咒——在七月以历史高点收盘后,BTC价格于八月初跌破11.5万美元。截至8月6日,比特币徘徊在11.1万美元上方,这是个必须守住的关键水位。
以太坊(ETH)在经历ETF资金流入破纪录的七月后,同样回落至3670美元附近。而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Solana等山寨币遭受更大冲击,SOL在首周跌幅约达9%。
历史数据佐证魔咒
CoinGlass的历史数据支持"八月魔咒"理论。去年BTC价格从月初65,587.9美元高点跌至8月5日49,486.9美元低点,单周跌幅达8.7%。当月均价59,913.4美元,高低点波幅超1.6万美元。

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也认为,"比特币八月魔咒"可能引发价格跌至9万美元。
ETF资金外流加剧 获利了结加速
据SoSoValue数据,8月1日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创下单日8.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赎回记录。截至8月1日当周净流出6.43亿美元,终结了连续七周累计千亿美元流入的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旗下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成为焦点,八月已流失2.92亿美元资金。富达FBTC等其他ETF产品同样出现大规模外流,这表明年初入场的投资者正系统性获利了结。
CryptoQuant分析师ArabaxChain指出:"ETF资金流入在赎回期间呈现间歇性不稳定状态,缺乏替代性需求来弥补这一缺口。"
巨鲸动向:沉睡代币苏醒转入交易所
链上数据显示抛压不仅来自新投资者。交易所巨鲸比率持续高于0.70临界值,表明大额资金主导着交易所存款。
更为瞩目的是,一个长期休眠的中本聪时代比特币钱包于七月突然激活,向币安、Bybit等主流交易所转移价值超11.8亿美元的比特币。自七月初以来,交易所流入量持续攀升,仅币安每日BTC处理量就从5300枚增至7000枚以上。
代币休眠期指标(追踪已花费代币的平均持有时间)的飙升更令人担忧,这暗示持有比特币数年的长期持有者(LTH)开始将代币转移至交易所准备抛售。

抄底时机已至?
尽管出现回调,市场结构仍支撑长期上涨趋势。BTC七月收盘价创历史新高,近期回调更像是技术修正而非投降式抛售。监管透明度提升、稳定币整合加速及机构代币化进程持续推进构成利好。
链上成本基础数据显示逢低买盘持续。Glassnode报告指出,在价格下跌期间10.9万至11.6万美元间的"缺口"正被逐步填补,过去一个月形成阶梯式吸收形态。
衍生品市场交易者已开始布局反弹,通过购买8月29日到期、行权价11.8万/12.4万/12.6万美元的看涨期权组合押注价格将突破前高。
技术面:回踩测试与50日均线支撑
比特币在周末近乎完美地回踩前高并守住50日均线——这一中期趋势关键支撑位。分析师Ali Martinez则强调11.1万美元为最重要短期支撑:"若失守,根据定价带指标,下一关键需求区域将下移至9万美元附近。"
后市关注重点
判断情绪反转需监控以下关键指标:ETF资金流向转为净流入、隐含波动率下降、期权偏斜回归中性、11.1万美元支撑位有效性。若这些指标改善伴随持续逢低买入,当前抛售或转化为抄底机遇而非漫长修正。
为何重要?
所谓八月魔咒不仅是交易迷信,更是比特币在季节性疲软与实时市场压力碰撞时维持动能的压力测试。今年这种测试因罕见的多重因素叠加被放大:创纪录ETF赎回、巨鲸激进派发与宏观逆风在首周同时爆发。
BTC能否守住11.1万美元将决定八月剩余时间的走势。若跌破该位,将证实机构获利了结与巨鲸抛售足以推动价格跌向9万美元需求区;反之,若抄底资金强势防御,当前回调或成为冲击新高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