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巨头星展银行推出以太坊网络代币化结构性票据
亚洲金融服务巨头星展银行近日在以太坊网络上为合格及机构投资者推出代币化结构性票据,标志着该行数字资产计划首次向公链领域拓展。该产品通过持牌平台向合格客户分销,采用以太坊链上发行,最低投资单位(1000美元)较传统私人银行产品显著降低。
数字资产战略的延伸
此次发行延续了星展银行2024年末推出的加密货币挂钩期权及结构性票据计划。此前产品通过场外期权和结构性票据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的风险敞口,为机构客户拓展了风险管理及收益获取工具。本次代币化发行将该产品线迁移至链上,利用以太坊结算网络处理发行及二级市场流转。
星展银行同步在其交易银行体系内开展许可链实验。2024年10月,该行推出与核心支付系统集成的EVM兼容许可链"DBS代币服务",支持机构客户开展资金代币化、条件支付及可编程奖励。该方案设计强调与现有支付网络的实时结算及互操作性。
新加坡监管框架下的创新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导的"守护者计划"已联合星展银行等24家机构,在固定收益、外汇及财富管理领域开展代币化市场标准制定。据金管局披露,相关工作组正起草与代币化债券发行相配套的数据标准及文件指引。星展银行此次公链发行符合该政策导向,体现出在具备深度流动性的公共基础设施上锚定证券型代币的战略选择。
2023年11月,瑞银、SBI与星展银行曾通过"守护者计划"完成首笔公链跨境回购交易,实现数字债券发行、回购及赎回全链上结算。该试点验证了债务工具在公链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当前私人银行票据的链上发行奠定基础。
投资者准入与产品设计
本次发行延续星展银行现有数字资产准入标准,仅面向认证机构及私人银行客户,交易执行依托其数字资产交易所及托管系统。虽然维持原有投资者门槛,但代币化票据将传统结构性产品的高门槛投资单位拆分为更小面额,便于投资组合再平衡及提升二级市场活跃度。
对以太坊网络而言,受监管发行主体将结构性票据迁移至主网,标志着现实世界资产(RWA)应用从试点债券、基金向更复杂产品拓展。这种模式既支持与加密货币或传统标的挂钩的现金结算收益结构,又符合金管局推动的固定收益产品智能合约条款标准化方向。
数字资产发展历程
此次发行标志着星展银行自2021年在其数字交易所完成首笔1500万新元证券型代币发行后,构建的完整数字资产产品线最终成型。该行已逐步建立包含场外期权、稳定币储备托管、代币化资金试点等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发行与二级流转在以太坊EVM生态的闭环。
在新加坡政策框架下,星展银行将以太坊公链作为资产负债表产品的发行载体,结合既有公链回购经验及许可链EVM工具,为2024年结构性票据产品线赋予链上发行与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