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速推进日元稳定币战略
在经历2018年Coincheck交易所被盗事件后长期保持谨慎态度的日本,正从立法框架转向实际应用阶段。分析师指出,日元稳定币将成为日本降低全球贸易中对美元依赖的重要工具。
金融机构全面布局
2025年9月,日本确认将利用DeCurret DCP基础设施在2026年前推出存款代币。同年8月,SBI VC Trade与Ripple达成基本协议,共同开发日元稳定币及RLUSD美元稳定币。与此同时,JPYC稳定币运营商正在筹备官方发行兑换平台JPYC EX。
JPYC首席执行官冈部纪孝表示,该稳定币将首先面向日本国内机构,随后拓展至全球市场,其价值由日元存款和日本国债1:1支撑。他将其定位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桥梁"。
监管框架日趋完善
日本2023年《支付服务法》修正案首次将稳定币合法化为电子支付工具,并划分为三类:银行发行、信托公司发行和电子支付机构发行。2025年修订版进一步增设中介牌照,放宽信托资产规则,同时要求储备资产必须国内托管。
金融厅明确将日元稳定币列为"支付升级"工具,这种分层监管模式在保障合规的同时促进了创新。与美国市场由USDC和USDT主导的150亿美元规模相比,日本更强调冻结功能、权限控制和可审计账本等合规特性。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区域银行正从试点转向实际测试:多家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全球首个支持存款代币的SoftPOS系统,预计2026财年投入商用。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开始投资稳定币初创企业,显示实体经济对区块链金融的接纳。
业内专家指出,日本监管的确定性允许稳定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仅作为储备资产,这使日元稳定币形成独特的亚洲发展模式。目前三菱UFJ、日本邮政银行等机构正通过存款或信托模式进入市场。
挑战与前景并存
日本央行强调,发展日元稳定币必须平衡效率与风险防控。到2026年,日本可能形成多种日元稳定币并存的格局,包括JPYC的资金转移型、三菱UFJ的信托型、日本邮政银行的存款代币等。
行业分析师认为,2018年Coincheck被盗事件和2024年DMM比特币遭窃事件促使日本建立了更严格但清晰的监管框架。虽然暂时延缓了创新速度,却为数字金融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