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塞勒的比特币豪赌引发企业新趋势
Strategy公司(前身为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塞勒通过大胆的"财务工程"积累大量比特币持仓,已在企业界引发风潮。目前已有超过50家企业采用了类似的比特币储备策略。然而,一股新兴力量正在崛起——这些企业不仅寻求加密资产配置,更致力于深度融入以太坊经济生态。
超越投机:以太坊储备战略的深层逻辑
乍看之下,持有以太坊储备的上市公司股价剧烈波动,似乎与 meme 币的投机狂欢无异。但首批采用以太坊储备策略的企业,其底层逻辑与比特币持有者存在本质差异。
第一波以太坊储备企业实践
据 Galaxy Digital 研究显示,这些企业正超越单纯的概念炒作或被动持仓,通过质押获取收益或运用先进 DeFi 策略,将以太坊转化为能创造价值的储备资产。这使其区别于通过高杠杆可转债融资、被动持有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传统模式。
SharpLink、BitMine、Bit Digital 和 GameSquare 等公司选择以股权融资构建以太坊储备,避免了债务到期带来的结构性风险。Galaxy Digital 指出,这些企业的资金均处于主动运作状态:通过以太坊质押加强网络安全和协议稳定,部分资金还参与 DeFi 流动性池、借贷平台等核心基础设施的收益策略。
尽管存在股权稀释、智能合约风险和价格波动等挑战,投资者可通过稀释影响评估及市账率溢价来权衡风险收益。这种以太坊储备模式展现出更高的资本效率和主动管理特征。
企业以太坊持仓规模扩张
本月,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SharpLink 完成价值约2.13亿美元的74,656枚以太坊收购,以28万枚总持仓成为当前最大企业持有方。拉斯维加斯企业 BitMine 通过私募融资2.5亿美元,将以太坊储备增至16.3万枚,同时股本扩张13倍。
纽约公司 Bit Digital 在CEO Sam Tabar领导下出售280枚比特币筹资1.72亿美元转型以太坊质押模式,截至3月31日已质押21,568枚以太坊,平均年化收益达3.2%。德克萨斯州 GameSquare 则通过800万美元增发启动以太坊储备计划,首期购入500万美元以太坊,目标收益率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