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公司(Ripple)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长期法律纠纷近日落下帷幕,这场备受加密货币和金融行业瞩目的案件终于告一段落。尽管许多人将这一结果视为该公司韧性的证明,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首席创新官汤姆·扎沙克(Tom Zschach)却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诉讼的幸存并不能证明真正的韧性,并强调金融领域的真正采用有赖于信任、合规和共同治理。
核心观点
SWIFT首席创新官表示,经受住诉讼考验并不代表真正的韧性。
韧性源于中立、共享的治理机制,而非法庭胜利。
多年监管审查后,支持者称XRP已"久经沙场"。
技术是基础,信任才是采用的关键
这场争论始于扎沙克发表的一篇关于银行如何对待新技术的思考文章。他解释道,金融领域的每次重大变革都始于技术奠基,但真正的采用只有在建立信任、可执行性和合规性之后才会发生。
他援引了过去的案例——如2000年代的互联网支付,以及稳定币和首次代币发行(ICO)等区块链创新——指出金融机构当时持观望态度并非因为不理解技术,而是因为信任框架尚未成型。
基于此点,扎沙克将公有区块链描述为"基质"——一个能够实现大规模执行的基础层。他强调,虽然技术提供了基础,但只有当信任层存在时,机构才会积极在其上建设和运营。这个信任层需要包含法律可执行性、合规性和运营保障措施,才能使其在现实应用中值得信赖。
瑞波被誉为"久经沙场"
扎沙克文章下的评论区很快演变成一场辩论。一位瑞波支持者赞扬了该公司的业绩记录,声称XRP已经证明了其独特的持久性。他们指出,瑞波经受了近五年的监管审查,同时仍在推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这位支持者进一步论证,瑞波十多年来一直强调合规、信任和互操作性——这些特质使其区别于其他在监管或法律压力下崩溃的区块链项目。他们认为,这种长期坚持的做法使瑞波"久经沙场",更具备与机构合作的条件。
法庭生存不等于韧性
扎沙克的回应一针见血,迅速成为讨论焦点。他驳斥了瑞波经受诉讼考验就是实力证明的观点,认为金融系统的韧性来源于中立、共享的治理机制——即没有任何单一实体掌握控制权的结构。
他补充道,机构没有兴趣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建立结算流程。对扎沙克而言,合规也需要正确理解:这不是一家公司说服监管机构允许其运营的问题。
"在诉讼中幸存不是韧性。中立、共享的治理才是。机构不愿依赖竞争对手的轨道运作。"
——汤姆·扎沙克
真正的合规在于整个行业围绕不依赖任何单一资产负债表的共同规则和标准达成一致。
澄清问题:风险重于去中心化
随着讨论的深入,扎沙克进一步阐述。他表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网络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而在于银行如何管理其结算流程中的风险。
扎沙克指出,银行通常对使用自身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资产持谨慎态度,即使在设计为中立的网络上也是如此。它们往往倾向于使用自己发行的货币进行结算,这有助于管理风险并保持对流动性的控制。
在此背景下,他认为瑞波的美元稳定币值得关注,因为它似乎更接近银行认可的安全可靠标准。但他也警告说,机构可能仍偏好使用自己发行的货币进行结算,这就是为什么代币化存款可能仍是机构结算的核心。
截至发稿时,瑞波的XRP在过去24小时内上涨1%,交易价格为2.8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