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推出央行担保的数字货币以抑制无担保加密货币
印度工商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周一宣布,印度储备银行将推出央行担保的数字货币,作为抑制缺乏主权或资产支持的私有加密货币战略的一部分。
数字货币的监管定位
据亚洲国际新闻社报道,戈亚尔在多哈讨论时表示,这种"印度储备银行担保"的数字货币旨在简化交易、减少纸张消耗,并实现比传统银行系统更快、可追溯的支付。部长澄清说,虽然印度没有完全禁止未经中央政府背书的加密货币,但当局对其征收重税以抑制使用,"因为我们不希望任何人持有没有背书、没有后台支持的加密货币而陷入困境"。
根据Chainalysis的2025年全球采用指数,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引领全球加密货币活动,亚太地区交易量同比增长1.4万亿美元至2.36万亿美元。
行业专家解读
印度区块链联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杰·卡普尔表示:"戈亚尔的明确声明再次表明,政府继续将央行数字货币视为其金融科技战略的核心支柱。"他特别指出"印度储备银行担保"的提法具有实质意义,旨在将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与"缺乏资产支持"的加密货币区分开来,包括"投机性代币、迷因币或缺乏锚定资产的短暂DeFi结构"。
卡普尔预测印度可能采用"混合监管框架",结合货币和证券监管,要求加密货币发行方持有"可验证的法币或商品储备",并接受定期第三方审计。部长表态标志着"明确转向更严格的监管",表明印度正从"征税加容忍"转向"分级合规制度",更倾向于受监管的资产支持代币而非波动性大的无担保代币。
支付行业观点
亚洲新兴支付协会首席扩张和创新官莫妮卡·贾苏贾表示:"印度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计划显示出将信任与技术融合的明确意图,类似于国家担保的稳定币。"她补充说:"这传递出对受监管数字货币而非投机行为的信心,对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信息很明确——要与政府合作而非对抗。"
贾苏贾认为,如果印度支持央行数字卢比而非私有稳定币,投资者可能将其视为"更安全但范围更窄的选择","信心将转向合规项目"而非投机性的原生加密项目。
实施进展与挑战
印度储备银行已在零售和批发领域试点数字卢比,使印度在央行数字货币实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行业观察人士近期警告称,监管不确定性已造成官僚僵局,估计80-85%的印度顶级加密人才已迁往国外,而该国仍在努力为私有加密货币建立明确框架。
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对央行数字货币持怀疑态度,认为其通过将货币控制权交给在许可区块链上运行的中央机构,偏离了加密货币的核心主张。卡普尔提出多个待解决问题:如何平衡央行数字货币中"隐私与监控"的关系;监管负担是否允许真正竞争;以及如何处理不符合"资产支持"规则的外国稳定币或跨境代币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