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区块链投资超千亿美元:稳定币与实物资产代币化成焦点
根据Ripple、CB Insights与英国区块链技术中心(UK CBT)联合发布的《数字资产银行化》研究报告,2020至2024年间,传统金融机构在区块链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已突破1000亿美元。该报告分析了超1万笔区块链交易数据,并调研了全球1800多位金融机构高管。
投资趋势与重点领域
报告显示,尽管面临监管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银行业仍在持续加大数字资产投资力度。在此期间,银行参与了345笔区块链相关交易,支付基础设施最受关注,加密货币存储、资产代币化及链上货币交易紧随其后。约25%的资金投向支持结算和数字资产发行的底层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超90%受访高管认为到2028年,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将对金融业产生重大或颠覆性影响。
应用场景深化
65%的银行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数字资产托管方案,其中过半将稳定币和实物资产代币化(RWA)列为核心方向。报告列举了汇丰银行的黄金代币化平台、高盛GS DAP区块链结算工具、日本SBI银行的抗量子数字货币研发等典型案例。
不过,面向消费者的数字资产服务尚未成为银行主流业务,仅不到20%的机构为零售客户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或钱包服务。
基础设施转型加速
报告强调,这些变革本质上是基础设施升级而非投机行为。银行通过区块链投资旨在实现国际支付现代化、优化资产负债表管理并减少对传统系统的依赖。Ripple指出:"实物资产代币化正在进入实施阶段"。
尽管多国监管框架尚不完善,但超三分之二的受访银行预计未来三年将启动数字资产计划,包括代币化债券试点项目,以及基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私有稳定币的结算系统。
新兴市场引领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FTX事件后,传统金融对区块链的投资达到峰值。阿联酋、印度和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应用速度已超越欧美地区。麦肯锡预估,代币化国债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
分析师指出,推动下一波机构采用数字资产的将不再是市场炒作或零售热情,而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渐进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