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摘要
香港金融管理局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26年新规,起草加密资产分类标准。新框架将加密资产划分为1a、1b、2a和2b四个类别,将对有资产支持与无资产支持的加密资产持有监管产生深远影响。
香港金管局发布加密资产分类新框架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发布咨询文件,拟参照巴塞尔委员会标准制定加密资产监管指引,计划于2026年初实施。该分类体系将影响银行对加密资产持仓的资本金要求,可能改变数字资产市场格局及机构参与方式。
分类标准详解
新框架将资产按稳定性和背书情况划分为:1a类(传统代币化资产)和1b类(稳定币)属于相对稳定资产;2a类和2b类则包含比特币、以太坊等波动性较大的无背书资产。该体系将指导银行审慎评估所持加密资产的稳定性保障措施。
BitMEX联合创始人指出:"香港的加密监管路径将深刻影响未来机构对这些资产的认知与处理方式。"
监管动态下的比特币市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香港金管局草案基础的巴塞尔委员会指南,标志着全球加密资产监管最全面的尝试之一,预示着2026年前全球银行处理数字资产方式的重大转变。
目前比特币市值达2.27万亿美元,占据57.33%的市场主导地位。近90天价格上涨8.74%,尽管最近一个月小幅回调3.63%。最新数据显示其24小时交易量高达515.9亿美元,显示市场持续活跃。
行业影响展望
专业分析认为,此类监管框架可能促进加密市场结构性稳定。香港金管局提出的清晰分类标准或将推动更广泛的机构参与,有望激活代币化资产领域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