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密货币漏洞赏金削减或引发巨额黑客攻击

2025-08-26 21:46:05
收藏

观点:加密货币抵御灾难性黑客攻击的最佳防线不是代码,而是激励机制

漏洞赏金计划已避免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这些资金可能早已成为黑客的囊中之物,而非通过负责任的披露渠道被发现。只有当白帽行为的回报明显高于攻击收益时,这种保护机制才有效。然而当前市场趋势正以危险的方式打破这种平衡。

动态调整的赏金标准

合理的漏洞赏金标准应随风险资金规模而动态调整。如果一个漏洞可能耗尽1000万美元资金,赏金就应高达100万美元。这种能改变安全研究人员生活的激励,会促使他们选择披露而非利用漏洞。对协议而言,这远比遭受黑客攻击造成的损失划算得多。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不仅能保护整个协议免遭毁灭性打击,更能确保链上金融的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扭曲激励机制

问题在于,市场竞争正在扭曲这些激励机制。某些平台将最低成本服务方案与封顶赏金挂钩,有时上限仅为5万美元。这种定价结构迫使协议方削减赏金以降低成本,为下一次灾难性黑客攻击埋下隐患。

Cork Protocol的警示案例

Cork Protocol最近遭遇的1200万美元黑客攻击就是典型案例。该协议将关键漏洞赏金设定为区区10万美元,仅占风险资金的极小比例。这种失衡形成简单的经济账:当封顶赏金仅为攻击收益的1/120时,研究人员凭什么花费数百小时寻找漏洞?这种计算不是在阻止攻击,而是在助长攻击。

百万美元标准的存在意义

加密货币安全标准是通过百万美元时刻锻造的。MakerDAO曾设立1000万美元赏金,彰显了安全防护的价值。Wormhole在遭遇关键漏洞攻击后支付的1000万美元,确立了"重大安全需要重大激励"的先例。在一个漏洞能在数分钟内耗尽资金的行业,安全研究人员需要改变人生的理由才能选择披露而非破坏。

市场力量正在制造危险先例

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导致某些平台以价格而非安全成效作为卖点。通过将平台费用与封顶赏金挂钩,他们制造了扭曲的激励机制——协议方选择降低赏金是出于成本考量,而非风险评估。这是对漏洞赏金本质的根本误解:它们不是单纯的开支,而是必须与保护对象价值相匹配的保险单。

Web2的前车之鉴

与Web2漏洞赏金计划的失败如出一辙值得警惕。长期的低额报酬和恶劣待遇曾导致许多技术精湛的白帽黑客彻底放弃公共计划。当数万亿美元价值准备上链、机构投资者密切关注之际,加密货币行业承受不起同样的错误。

行业协同方能破局

保护加密货币安全基础设施需要认识到:漏洞赏金计划运行在信任与激励的双轨之上。每个定价过低的计划都在削弱让技术人才守法的社会契约。解决方案并不激进:保持反映实际风险的赏金标准;确保对研究人员的透明公正待遇;抵制将安全视为成本中心而非价值驱动力的诱惑。至关重要的是,平台必须停止诱导协议方自废武功。

只有当信任与规模同步增长时,去中心化经济才能运转。如果我们希望加密货币持续发展,赢得用户、监管机构和机构的信心,就需要建立不仅在理论上合理、更在实践中有效的赏金体系。只有当守护者被充分赋能时,加密货币才能真正繁荣。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