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香港建立法币挂钩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稳定币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
市场运营需持牌许可
香港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在金管局监管下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建立监管体系。该条例为稳定币使用提供法律依据,虽未赋予其法定货币地位,但允许持牌发行方进入市场,或将重塑香港金融科技格局。
稳定币法律框架
香港通过新条例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建立法律框架。2025年5月21日通过的《稳定币条例》将此类稳定币列为受监管金融工具,并制定正式发牌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承担核心监管职能。目前虽未发放任何牌照,且港府不承认稳定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但相关监管体系已准备就绪。
市场影响
该条例为发行商开辟合规通道,但明确限制其法定货币属性。通过建立结构化准入机制,这一决策可能改变香港金融市场生态。
监管框架旨在保护投资者,确保符合香港金融法规。新规仅针对法币挂钩稳定币,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排除在外,这将对市场策略产生影响。
数字资产前景
该条例可能重塑数字资产格局,在监管框架内推动创新。虽然现行法律未支持其普遍流通性,但法币锚定型稳定币预计将获得更多关注。
此举延续香港按风险等级监管数字资产的传统。该框架可能为全球监管实践提供参考,提升稳定币的合规合法性。
"截至目前,金管局尚未颁发任何牌照。公众未来可参考金管局官网公布的持牌发行人登记册。"——香港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