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零售需求减少而大户持续买入,Chainlink(LINK)长期在12-15美元(约合1万6680韩元-2万870韩元)区间维持箱体震荡格局。市场分析指出,当前亟需能够注入活力的决定性转折点。
链上数据显露供需变化
根据链上数据显示,近期Chainlink每周约有10万枚LINK持续从交易所流出。这表明鲸鱼投资者正在吸收抛压,代币转移过程未对价格造成显著冲击。不过今年3月零售投资者曾一次性存入500万枚LINK导致交易所流入激增,此后用户数与交易量均陷入停滞。目前日活跃钱包数维持在2万8000至3万2000个区间,单日交易量稳定在9000笔左右。
交易所余额显著下降
交易所提币高峰出现在去年第四季度,当时日均提币量接近3000笔。持续的高额提现导致今年LINK交易所余额已缩减近40%。分析认为市场整体杠杆策略保持中性,虽然鲸鱼主导的系统性吸筹持续进行,但价格始终未能有效突破15美元关口。
突破箱体需新资金入场
CryptoQuant分析指出,LINK要突破当前震荡区间需要新参与者的加入。只有当鲸鱼停止资金外流或散户重新进场时,才可能出现趋势转变。当前市场结构与2023年比特币长期调整阶段相似,而比特币在2024年初实现了价格突破。
生态发展持续推进
尽管价格停滞,Chainlink仍在稳步推进业务拓展。上月与万事达卡达成合作,启动允许30亿持卡用户使用法币购买链上资产的创新项目。该项目结合万事达全球支付网络与Chainlink的互操作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法币通道便利性。ZeroHash、Shift4、Swapper Finance、XSwap等机构为该计划提供了流动性与合规支持。
跨境结算试验完成
Chainlink还获选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e-HKD+试点项目,与Visa共同完成跨国投资结算测试。实验中通过将澳大利亚ANZ银行发行的A$DC稳定币兑换为e-HKD,成功投资于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所有代币资产均通过Chainlink的CCIP协议在ANZ私有链与以太坊公共测试网间完成跨链转移,Visa的VTAP系统负责代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包含周末在内的秒级结算。
市场期待散户回归
虽然机构合作与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但尚未对价格产生明显影响。市场观点普遍认为,LINK要实现反弹仅靠鲸鱼吸筹并不足够,还需要零售投资者重返市场作为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