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Anthropic拒绝AI监控技术… 发布伦理宣言对抗"爱国AI"

2025-09-29 06:20:27
收藏

人工智能与隐私保护:技术企业拒绝执法监控引发的伦理思考

近期有报道称,Anthropic公司拒绝将其人工智能模型用于执法机构的监控目的,这一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对AI技术与隐私保护、国家权力之间紧张关系的关注。在美国政府倡导"爱国AI"并寻求多元化应用的背景下,这家以AI安全为核心价值的初创企业的立场,象征性地展现了科技企业如何填补政策空白。

从数据收集到监控技术:AI发展带来的隐私范式转变

关于AI发展正在改变隐私概念本身的讨论由来已久。2010年代以来,随着未经同意收集个人数据并通过预测分析用于政治、商业目的案例的增加,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等监管措施相继出台。但这些法规本质上仍基于"未经同意收集数据的使用"这一认知框架。

生成式AI兴起后,讨论焦点已从数据收集转向监控技术本身。Anthropic的此次决定超越了传统的数据使用同意争议,明确表达了AI不应成为自主监控主体的立场。由于大型语言模型能以不同于常规信息检索的方式解读和预测个人特征与行为模式,一旦AI执行追踪、分类和预测功能,监控将实现自动化,其范围可能无国界扩展。

技术可能性与程序权利的冲突

这种技术可能性与民主社会应当维护的程序权利形成直接冲突。现有司法实践将调查和监控限制在特定对象,而AI却可能将不特定多数人转化为潜在监控目标,形成悖论。Anthropic的"拒绝表态"不仅是企业政策,更是为自动化监控划定了伦理边界。

关键在于由谁做出这种决定,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监督或强制执行。当AI企业与政府机构签订技术开发合约后,要控制技术的最终应用方式几乎不可能。就像谷歌删除"不作恶"企业信条并推进国防部合约的案例所示,内部抵制或伦理混乱对科技企业走向的影响,往往比外部法律更快速。

国家战略中的AI伦理困境

在特朗普政府近期加强H-1B签证政策以控制技术人才的背景下,AI监控与伦理问题正逐渐被纳入国家战略范畴。当"保持科技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战略判断与"国家安全"逻辑相结合,是否会为侵害个人权利打开后门?这已成为政策与法律层面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最终核心在于如何平衡"技术目的"与"公共监控边界"。Anthropic的选择不仅关乎一家初创企业,更可能预示着所有AI企业都将面临的伦理考验。比"AI能否用于调查监控"更迫切的,是明确"如果使用,应该由谁、通过何种程序进行控制和担责"这一实质课题。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