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监管机构发布声明,警告投资者随着8月1日《稳定币条例》实施后交易风险及欺诈案件增加,需保持警惕。
事件概要
香港证监会提醒投资者,在新稳定币法规实施后市场波动性和欺诈风险上升,需提高警觉性。国泰君安、OSL等加密概念股在条例生效前已获得显著涨幅。
据智通财经报道,香港证监会注意到近期市场对《稳定币条例》的反应"异常热烈",但这也意味着法规实施后欺诈风险同步攀升。为此,证监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联合发布声明,对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表示关切,并敦促公众谨慎行事。
尽管监管机构未透露条例实施后接获的具体投诉数量,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收到265起涉及数字资产的欺诈及其他犯罪投诉。过去两年该数据保持稳定增长,暗示2025年相关投诉量可能突破年度纪录。
8月18日,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志恒呼吁投资者保持理性判断。他指出,那些表态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的企业,其股价通常会出现短期上扬。
香港证监会聚焦稳定币动态
过去一个月,在《稳定币条例》实施前夕,加密相关股票普遍上涨。例如香港上市券商国泰君安在7月下旬至8月初期间股价飙升16%,随后出现回落。
虽然国泰君安从未公开表明发行稳定币的意向,但其作为加密领域企业的身份吸引了投资者。市场对加密行业的信心随着稳定币法规临近而增强,这解释了该股在8月1日前后的波动走势。
此外,香港首家持牌加密交易所OSL也获得可观收益——7月涨幅超12%。该公司宣布将3亿美元融资中的大部分用于稳定币业务及全球扩张计划。
8月初以来,OSL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最高触及1.20美元,但随后受市场波动影响一度跌至1.12美元。该公司市值最高达到141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