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hainlink储备金突破41.7万枚LINK,链上收入持续增长

2025-10-03 02:19:47
收藏

Chainlink储备金计划累计吸纳逾41.7万枚LINK代币

根据官方最新数据,Chainlink新推出的储备金计划已累计吸纳417,461枚LINK代币,其中仅本周就新增46,441枚。该储备金计划旨在通过链下企业收入和链上服务使用费两种渠道积累LINK,以支持网络的长期发展和财务可持续性。

支付抽象化机制实现无缝转化

该系统的核心在于支付抽象化机制(Payment Abstraction),该技术允许用户使用稳定币或原生gas代币等多种资产支付服务费用,并自动转换为LINK。最新升级后,该机制已延伸至链下企业收入领域,这意味着整合Chainlink服务的机构能在保持现有结算模式的同时,为储备金做出贡献。

储备金最新数据

• 本周新增:46,441.67 LINK
• 截至8月14日总储备:417,461.17 LINK

储备金规模成为机构采用风向标

此次更新正值Chainlink基础设施在传统金融体系加速整合之际。本月初,Chainlink宣布与瑞士银行业巨头瑞银集团合作,利用SWIFT报文标准开展代币化基金试点。该试点通过Chainlink运行环境(CRE)将符合ISO 20022标准的报文转换为智能合约指令,实现了链上基金份额的自动化铸造与销毁。

渐进式基础设施革新

与瑞银的合作表明,Chainlink正以不颠覆银行原有系统的方式嵌入机构工作流程。随着更多传统金融机构通过支付抽象化、CRE等工具接入Chainlink基础设施,储备金机制不仅维系着生态可持续性,更成为实时衡量机构采用成效的指标。

储备金的持续增长印证了Chainlink向机构化应用的转型。当瑞银等顶级金融机构采用其基础设施时,不断攀升的储备金余额可能预示着市场对链上金融系统信任度的整体提升。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