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推出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实验性支付解决方案
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Visa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推出了一项实验性解决方案,允许用户使用Visa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gas费用。该举措旨在简化与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构建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的交互流程。根据公司声明,这项试验"为更便捷、用户友好的数字交易方式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与测试过程
这项成功的测试是在以太坊Goerli测试网上的内部黑客马拉松期间进行的。Goerli测试网是专为测试设计的以太坊主网功能复制品。此前,Visa在去年年底发布了一份关于自托管加密钱包的深度研究报告,其中探讨了以太坊网络上自动支付的潜力。
传统上,用户需要从交易所或入金服务处获取ETH,然后将代币转入钱包以支付以太坊主网交易或使用USDT、USDC等稳定币交易时波动的gas费用。这通常会导致超额支出或ETH余额不足,增加了用户体验的复杂性。
Visa的技术团队结合多项尖端技术实现了这个实验,包括paymaster智能合约协议、账户抽象以及ERC-4337标准。
关键技术解析
账户抽象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将传统加密钱包转变为"智能合约钱包"。这种转变超越了公钥和私钥对的传统设置,提供了无gas交易、批量交易和社交恢复等增强功能。
ERC-4337是一个以太坊标准,概述了在加密货币钱包中实现账户抽象的具体方法。在Visa的实现中,当用户打算在区块链上执行交易时,钱包会生成一个用户操作请求,其中包含目标交易的详细信息(称为"calldata")和分配给操作的最高成本,包括与gas费用相关的参数。
支付流程详解
钱包并非立即将用户操作请求传输到区块链,而是采取了一个中间步骤:将用户操作与用户的Visa卡凭证一起发送到paymaster网络服务。该网络服务利用gas费用详情计算用户应支付的适当法币金额,同时借助提供的卡凭证,发卡机构可能会选择授权卡支付。
网络服务选择的支付接受解决方案是Visa自己的支付管理平台Cybersource,该平台为开发人员提供必要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s)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使商家能够无缝接受数字支付。
交易验证与执行
一旦通过Cybersource成功处理支付,网络服务会生成一个包含用户操作中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随后,钱包从网络服务接收数字签名和指定的时间窗口。这些详细信息与paymaster合约的链上地址一起作为paymaster参数附加到用户操作中。当用户操作的所有方面都就绪后,钱包可以签名并将其传输到区块链。
到达区块链后,根据ERC-4337标准概述的处理框架,paymaster合约接收用户操作数据。如果检测到提供的数据有任何差异或不准确,paymaster合约将触发错误。然而,当签名得到验证时,paymaster合约将无错误地继续管理成本,从而可以无障碍地执行用户操作。
实验意义与展望
Visa总结道:"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复杂性和棘手性已经成为许多用户的重要障碍,造成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曲线并增加了用户摩擦。"研究人员补充说,该实验为"实质性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