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软件现已藏身以太坊智能合约
黑客将恶意流量伪装成正常的区块链活动。安全专家警告称,Web3威胁正变得日益复杂。
据网络安全公司ReversingLabs披露,黑客开发出通过以太坊智能合约传播恶意软件的新手段。这类合约通常用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和自动化交易,但如今正被恶意分子用于传递有害代码。
隐匿性构成最大威胁
该攻击手法的危险性在于,恶意软件能完美融入常规区块链流量。这意味着传统杀毒软件甚至部分区块链安全工具都可能无法识别。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和匿名特性,黑客的踪迹变得极难追踪。
恶意软件隐匿机制
攻击者不再使用传统文件附件或感染网站,而是直接将恶意脚本嵌入智能合约。当用户与受感染合约交互时,恶意软件便在后台静默执行。
ReversingLabs指出,这些合约的外观和行为与正常合约无异,初次接触几乎无法辨别。恶意代码往往通过标准区块链交互触发,将攻击流量隐藏在看似合法的数据交换中。
该技术还能实现跨平台攻击——无论是通过钱包、dApp还是节点,任何与以太坊网络交互的系统都可能触发恶意软件。
警报:ReversingLabs报告显示,黑客正将恶意软件藏匿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将恶意流量伪装成正常区块链活动。
Web3安全威胁升级
这一进展为整个加密和Web3生态系统敲响警钟,凸显区块链领域威胁正变得日益精密。虽然智能合约颠覆了金融和应用领域,但其开放性也可能成为弱点。
专家建议开发者使用高级审计工具并进行彻底的智能合约安全检查。对用户而言,仅与经过验证的知名dApp交互,避免接触未知或可疑合约至关重要。
Web3时代的安全防护已超越钱包保护范畴,需从代码到交易记录层层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