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计划纳斯达克上市 亏损扩大引担忧
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宣布推进纳斯达克上市计划,但上半年营收下滑且净亏损大幅扩大,显示出财务压力。尽管牛市环境和监管松绑支撑市场,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仍是投资者关注重点。
上市临近 财务亏损成最大隐忧
根据Gemini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此次IPO将是其股票首次公开交易。发行价格区间尚未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等投行将主导本次发行,负责定价和承销事宜。
Gemini计划采用双层股权结构:A类股每股1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10票。创始人Winklevoss兄弟将持有全部B类股,保持绝对控制权。这种架构使其符合纳斯达克"受控公司"标准,保障上市后战略决策权。
但财务数据暴露明显隐忧: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82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140万美元亏损大幅扩大;营收686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7.6%;调整后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的3200万美元盈利转为1.135亿美元亏损。
主要成因包括法律费用激增、人力成本上涨及交易量下滑。仅2025年上半年薪酬支出就达7110万美元,已超过总营收。其"关联方加密货币借贷"项目虽较2024年同期2.22亿美元亏损有所收窄,仍录得6200万美元损失。
获Ripple信贷支持 缓解资金压力
为缓解压力,Gemini与Ripple达成关键协议,获得最高7500万美元RLUSD稳定币信贷额度。这笔资金将用于业务扩张、客户服务及合规支出。
RLUSD是Ripple生态系统支持的美元锚定稳定币。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此类稳定币信贷可能成为交易所新融资模式,相比银行信贷具备即时结算、跨境便利和链上透明等优势,可增强流动性及抗风险能力。对Gemini而言,这既是短期缓冲,也向市场传递其资本管理能力。
牛市与政策宽松助推IPO浪潮
当前加密企业IPO热潮源于双重驱动: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回升带动市场复苏,交易活跃度与机构参与度提升,为融资创造有利条件;美国《GENIUS法案》等稳定币法规出台,在投资者保护与创新包容间寻求平衡,降低合规不确定性。
这波上市潮反映的是对行业长期前景的预期,而非短期盈利。随着监管框架完善和市场成熟,估值将趋于理性,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终将成为衡量加密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指标。
从校园纠纷到加密舞台
Gemini由Tyler和Cameron Winklevoss兄弟2014年在纽约创立,早期获得纽约州金融服务局颁发的有限目的信托牌照,2016年成为首批获准交易以太坊的美国平台之一。
发展过程中相继推出Gemini Dollar(GUSD)稳定币和NFT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2021年完成4亿美元融资时估值达71亿美元,但其"Gemini Earn"借贷计划因与Genesis的法律纠纷,最终向用户返还超11亿美元并支付3700万美元罚款。
运营方面采用"双实体"架构,Gemini Trust注册于纽约,Moonbase设立于佛罗里达,以兼顾监管合规与业务灵活性。兄弟二人早年因与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的著作权纠纷获得2000万美元现金及450万股Facebook股票(当时价值约4.3亿美元),这笔资金为其后续科技金融投资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