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BNB领涨“十月反弹” 币安市场震荡引关注

2025-10-23 22:39:17
收藏

十月:BNB异军突起打破比特币传统涨势

历史上十月向来是比特币(BTC)表现最佳的月份,但今年币安生态代币BNB(BNB)却抢尽风头。被币圈称为"上涨十月"的行情开局强劲,当时正值美国政府停摆初期。然而随着华盛顿财政僵局持续三周有余,在贸易紧张局势和历史性爆仓事件的双重打击下,市场乐观情绪逐渐消退。


BNB链生态爆发带动指标飙升

BNB作为币安智能链的原生代币,本月已两度刷新历史高点。该网络正经历迷因币交易热潮,并通过Aster平台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与Hyperliquid展开正面竞争。尽管BNB已从峰值回落,但自十月初以来仍保持约6%的涨幅。这些收益背后,是市场对币安涉嫌引发近期暴跌的质疑持续发酵。

Solana长期占据迷因币发行主导地位,这主要归功于Pump.fun平台。但十月初,BNB链掀起的新代币浪潮打破了这一格局。10月4日,据传某加密货币钱包因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转发一则迷因币推文,将3000美元本金翻至200万美元。这标志着BNB链迷因币狂热的开端。

10月1日时,Pump.fun还占据两大平台93.3%的新币发行量。到赵长鹏发文当日,其份额已跌至56.2%。一周后的10月8日,BNB链的Four.meme平台以83.9%的新币发行占比实现反超,单日收入更超越Pump.fun。BNB随之突破1300美元创历史新高。区块链分析平台Bubblemaps报告显示,在Four.meme十月初的爆发期,约有10万交易者买入新发行的BNB链迷因币,其中70%实现盈利。

这波热潮同步推高了链上整体指标。Nansen数据显示,过去一周BNB链在手续费总额上领跑所有公链,活跃地址数和交易量虽受行业整体下滑影响,仍位居第二。随后加密市场遭遇史上最大规模爆仓,190亿美元仓位被强平,总市值蒸发约4500亿美元。暴跌发生后,BNB链向迷因币交易者发放了价值4500万美元的空投奖励。


数据风波与技术故障阴云

当比特币艰难修复暴跌创伤时,BNB却迎来历史性上涨,但币安正疲于应对对其在暴跌中角色的指控。核心争议聚焦于价格预言机故障——币安平台短暂显示Ethena合成美元USDe脱钩,而其他交易所价格保持稳定。

Delphi Digital分析师指出,币安对wBETH、BNSOL等封装资产的定价基于自身现货价格而非赎回价值,导致抵押品估值虚低。由于币安预言机实际充当杠杆平台的基准价格源,错误定价产生连锁反应。该分析师补充强调,在币安出现报价异常前,市场下跌趋势已然形成。

事后多名X平台用户声称因当日系统故障蒙受损失。其中812.eth账号引用"做市商朋友"说法,称暴跌时币安订单屡遭拒绝加剧亏损(该帖现已删除)。币安否认引发暴跌,将抛售归咎于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引发的市场恐慌。交易所承认"部分模块出现短暂技术故障",且"极端波动导致某些资产暂时脱钩",最终发放2.83亿美元补偿。风波中BNB逆势冲高,10月13日创1370美元新纪录。


Aster平台数据争议

当日爆仓量榜首的Hyperliquid,如今正面临BNB链Aster的挑战。10月6日Aster以417.8亿美元日交易量领跑永续合约DEX市场,但DefiLlama随后以数据真实性为由下架其统计。虽然平台悄然恢复上榜,DefiLlama创始人表示相关数值仍无法验证。


BNB改写"上涨十月"叙事

这个本属于比特币的月份,最终成为币安生态的秀场。迷因币交易爆发、新激励措施推出及Aster的崛起,推动BNB在历史级爆仓和国际贸易摩擦的逆风中连创新高。

当比特币经历十余年最差十月表现时,BNB链的网络活跃度与手续费收入持续攀升。当然这轮涨势并非全无瑕疵:币安因预言机故障再遭审查,暴露生态中心化隐患;Aster的数据风波加剧市场对统计真实性的疑虑。但即便存在这些裂痕,BNB仍在加密市场的沉寂期创下年度最佳表现。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