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联合报告揭示传统金融机构区块链投资格局
瑞波公司与CB Insights及英国区块链技术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高盛已成为最活跃的区块链技术投资机构,引领传统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浪潮。该报告对2020至2024年间1800余家银行的调研数据,揭示了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策略的显著转变。
华尔街的区块链布局
2020-2024年间,全球银行业共参与345笔区块链领域投资,其中33笔为超大规模融资。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银行(G-SIBs)在此期间完成106笔区块链企业投资,包含14笔单笔金额超1亿美元的巨额交易。在G-SIBs阵营中,花旗集团与高盛以各18笔投资并列榜首,摩根大通与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则以15笔投资紧随其后。
报告指出,这些投资多集中于早期阶段,尤以种子轮和A轮融资为主,反映出银行机构对符合长期战略的新兴企业的扶持意愿。机构级交易与代币化基础设施、支付结算、数字资产托管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
头部银行的实践案例
摩根大通近年因试点区块链网络引发关注,其与Chainlink、Ondo Finance合作完成了首笔基于代币化美国国债的公开区块链交易。高盛与花旗则分别建立了多个区块链合作项目,重点探索资产代币化与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升级。
典型案例还包括:由摩根大通和渣打银行支持的跨境支付平台Partior在2024年完成1.11亿美元B轮融资;卢森堡的HQLAx因其区块链证券融资解决方案获得高盛、摩根大通等五家G-SIBs联合投资。
合作优于收购的战略选择
研究发现,多数G-SIBs更倾向采用投资或合作模式,而非直接收购区块链企业。银行业对区块链的态度已从加密寒冬后的观望状态逐步转向积极布局。尽管2022-2023年受FTX事件影响投资活动放缓,但2024年交易金额已呈现回升态势。
报告认为,美国、欧盟、阿联酋和新加坡等主要市场监管框架的逐步明确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至2033年现实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8万亿美元。
中小银行的渐进式参与
在头部机构大步向前的同时,区域性银行正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及参与功能性平台逐步涉足该领域。报告援引2022年美国调查数据显示,11%的社区银行已计划推出加密资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