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央行推进加密货币合法化进程
据外媒报道,乌克兰中央银行近日重申,虽然虚拟资产不会被承认为法定货币,但该国仍准备推进加密货币合法化进程。
政策红线与监管立场
乌克兰国家银行(NBU)行长安德烈·佩什内在8月8日明确表示:"虚拟资产在乌克兰不能作为支付手段",并将此限制称为保障货币政策和防范非法交易渠道的"必要红线"。该行已于8月4日加强对无证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审查,警告此类活动可能对银行和支付系统构成风险。
战时经验加速立法进程
乌克兰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战时经验部分塑造了当前政策立场。俄乌冲突初期,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志愿团体曾借助加密货币快速接收跨境捐赠。公开区块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乌克兰通过加密货币获得超过7000万美元资金,主要为比特币、以太坊和稳定币。这些资金被用于采购医疗物资、防护装备及国防相关需求,展现了危机时期区块链转账相比传统银行渠道的速度与灵活性。
法律框架建设进展
这些实践加速了建立全面法律框架的呼声,以期在不削弱格里夫纳地位或制造系统漏洞的前提下,将加密货币纳入金融体系。乌克兰议会2022年通过《虚拟资产法》,为加密相关业务的许可、监管和征税奠定基础。但后续实施因税法修订和监管机构指定工作而延迟。根据最初路线图,立法者计划2025年第一季度前通过配套法规,与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MiCA)保持一致,并采用证券式征税且不设优惠待遇。
最新立法动态
目前时间表已有所调整。国家银行第一副行长卡特琳娜·罗日科娃透露,新版虚拟资产法草案预计2025年10月完成。该法案在国际技术援助下制定,旨在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的监管要求。官员强调,虽然延迟反映了协调税收、反洗钱和许可制度的复杂性,但筹备工作已在进行中。
储备管理新提案
今年6月,立法者提交的第13356号法律草案提议,允许国家银行自主决定是否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与传统资产并列纳入国家储备。该提案不作强制要求,完全由央行自主决策。支持者认为这将增强乌克兰储备管理灵活性,而批评者则指出数字资产的波动性可能影响储备稳定性。
未来发展方向
乌克兰央行的最新声明证实,合法化仍被提上议程,但仅限在严格控制的框架内实施,以保持格里夫纳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监管机构正通过监测无证市场活动、协调国际合作伙伴等措施持续推进准备工作。这一进程反映出乌克兰试图在保护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内,系统整合数字资产在战火中验证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