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储备机构面临新压力
渣打银行数字资产研究主管杰弗里·肯德里克指出,随着市场净资产值(mNAV)急剧下跌,数字资产储备机构(DAT)承受着新的压力,这引发了对其持续加密资产购买能力的质疑。
上市公司战略可持续性受考验
资产负债表上持有数字资产的上市公司(即数字资产储备机构)近期股价持续下跌,反映出投资者正重新评估其战略的可持续性。肯德里克强调,mNAV值高于1是DAT扩大持仓的基本前提,低于该阈值则意味着资产负债表恶化及潜在整合风险。
行业分化机遇显现
肯德里克认为当前低迷期将创造差异化机遇而非行业终结。获得低成本融资的能力、规模优势以及通过质押或DeFi获取收益等要素,将成为区分强弱参与者的关键标准。其中,专注以太坊的DAT被视为最具可持续性,部分原因在于质押收益可直接提升mNAV值。
以太坊资产优势凸显
Bitmine策略师汤姆·李估算,仅质押收益就能为基于以太坊的DAT增加0.6个mNAV点。这种机制使以太坊相关载体相较主要绑定比特币或Solana(缺乏类似收益机制)的竞争者更具优势。目前DAT总计持有约4%的比特币流通量、3.1%的以太坊及0.8%的Solana,其健康状况成为加密需求的关键驱动力。
市场格局或将重塑
肯德里克指出比特币储备机构更可能出现整合,导致代币轮换而非净新增购买。相比之下,以太坊DAT将持续积累持仓,为ETH价格提供较竞争对手更强的顺风。该领域主要参与者包括Bitmine、SharpLink和The Ether Machine等机构,这些兼具企业资产负债表与数字资产特性的标的正受到投资者密切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