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5年:上市企业囤币数十亿,加密资产国库时代崛起

2025-10-27 04:34:43
收藏

企业界正迈入数字资产积累的新纪元

公开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方式正被重新定义。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已成为"加密资产财政化"的爆发元年——目前主要企业持有的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和Solana(SOL)总值已突破百亿美元规模。

三大主流资产的机构持仓图谱

比特币仍是企业财政配置的核心资产,其中Strategy(MSTR)以730亿美元的持仓领跑全球,CEP(50亿美元)与CEPO(34亿美元)分列二三位。以太坊的机构持仓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BMNR(110亿美元)和SBET(35亿美元)已成为重要机构持有人。值得关注的是Solana在上市公司中的快速渗透,FORD(14亿美元)和DFDV(4.28亿美元)等企业的配置,标志着资产多元化趋势正在形成。

机构持仓占比突破历史阈值

截至2025年10月,上市公司财政持有的加密资产已占据三大网络总供应量的可观比例:比特币约3%、以太坊2.5%、Solana1.5%。这一增速超越了2021年比特币ETF周期创造的记录。分析师指出,本轮增持浪潮不仅源于投资需求,更体现企业战略考量:将加密资产作为对冲通胀、汇率风险及全球市场波动的工具。

从单极到多元:企业财政的链上迁徙

虽然比特币仍是多数上市实体的价值存储首选,但以太坊和Solana正被视为能产生生态效益的生产性资产。自2025年5月以来,后两者的持仓陡增曲线,反映出市场对其在DeFi、AI及现实资产代币化领域长期价值的认可。

以太坊转向质押收益的经济模型,与Solana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架构,使其成为比特币"数字黄金"叙事的理想补充。三者共同构建出机构配置的新范式:比特币保障安全性,以太坊提供收益性,Solana满足扩展性。

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范式革命

回溯五年前,加密资产出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尚属特例。而到2025年,这已成为新常态。在宏观不确定性、货币贬值压力与技术演进的三重推动下,传统企业正将区块链资产纳入现金管理框架。

随着上市公司持有主流加密资产的比例持续攀升,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机构采用已从投机行为升级为战略配置。若当前趋势延续,2025年或将作为企业财政全面拥抱加密资产的元年载入史册。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