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报告揭露:加密货币诈骗团伙盯上TikTok电商用户》

2025-08-07 22:51:10
收藏

加密货币诈骗分子正将目光转向新兴平台:TikTok

网络安全公司CTM360最新报告显示,诈骗者正采用"精密话术"实施欺诈。一项名为"ClickTok"的新型诈骗活动结合了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专门针对通过TikTok Shop购物的用户。

欺诈手段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Meta平台虚假广告和AI生成的仿冒网红视频吸引用户,随后将受害者引导至与正规网址高度相似的欺诈域名。报告指出:"这些域名主要实现两个目的:托管用于窃取用户凭证的钓鱼页面,以及分发携带木马的应用程序。"目前全球已发现超1万个仿冒网站,尽管TikTok Shop仅面向17个国家开放,受害者却遍布世界各地。

当用户进入虚假店铺界面时,往往会看到运用"紧迫感策略"的伪造商品列表——例如设置限时抢购倒计时,诱使消费者仓促决策。最终环节则要求受害者支付加密货币。

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些商品通常标榜大幅折扣,优惠力度夸张到令人难以置信。报告显示,诈骗者普遍接受泰达币作为支付方式。研究人员强调:"核心动机在于利用人们对网购、联盟营销的信任,以及某些支付方式的不可逆性实施金融欺诈。"

"预付费用诈骗"同样猖獗,主要针对TikTok Shop联盟计划的参与者。诈骗者诱导受害者向伪造的加密货币钱包"充值",展示虚假收益数据,并承诺永远无法兑现的佣金分成。

社交工程新变种

CTM360特别警告称,诈骗者正通过WhatsApp和Telegram等通讯工具,伪装成"TikTok联盟专员"接触受害者。考虑到TikTok用户普遍年轻化——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8至34岁人群占比显著,而这部分群体往往更容易落入诈骗陷阱,这一趋势尤为令人担忧。

该现象也标志着网络犯罪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诈骗活动已不再局限于Facebook和X等传统社交平台。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