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非管制区或将转为调控区域 引发购房热潮
政府近期接连释放信号,拟将首尔部分非房地产调控区域转为管制区,导致相关地区公寓签约需求激增。分析指出,抢在政策出台前"搭末班车"的购房热潮已蔓延至所有非管制区域。
调控预期引发市场异动
若被列入调控区域,不仅贷款额度将缩减,若被指定为土地交易许可区,以租售差为套利空间的"gap投资"更将完全无法操作。这种预期使得刚需购房者与投资者同时涌入市场。除传统调控区江南三区及龙山区外,当前首尔其他区域的房源咨询与签约请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中介机构反映,购房者普遍抱持"政策随时可能落地,现在就是最后机会"的心态,看房后立即签约的情况激增。城东区金湖洞某中介透露:"若贷款上限从6亿韩元降至4亿,交易将难以达成。现在买家基本不再议价,只想尽快完成交易。"
另有中介坦言,因咨询量暴增推高卖方预期,临时加价导致交易流产的案例频发。数据显示,金湖洞碧山公寓59.9㎡户型以15.85亿韩元成交后,次日便完成交易登记。周边小区虽近期普遍涨价数千万韩元,成交量仍持续攀升。
过热现象向汉江外围扩散
市场过热态势正延伸至汉江经济圈外围。芦原区上溪洞甚至出现单日多起"以租养贷"的套利交易案例。业内人士分析,部分买家因担忧调控可能覆盖整个首尔,正加速入市。
专家指政策存在时滞效应
专家指出当前局面与政策"时差效应"相关。6月27日贷款限制政策未同步扩大调控区域,反而助推汉江沿线房价涨幅;9月7日新政提及可能指定土地交易许可区,进一步刺激市场紧张情绪。
数据显示,贷款调控实施前三个月首尔公寓均价涨幅为3.05%,但政策出台后涨势未减。广津区调控后涨幅反超前期,江东区和麻浦区亦呈现相同趋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严格执行调控的江南区、瑞草区房价涨幅明显放缓。
呼吁立体化调控政策
房地产专家建议,政府需立即实施涵盖管制区域、土地交易许可、贷款限制的立体化政策,方能缓解市场混乱。有专家警示:"在错过最佳政策时机后仓促加码,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挤兑效应。当下亟需精准的政策协调,而非滞后性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