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GENIUS法案》的通过,资本正大量涌入生息稳定币领域,其中Ethena推出的USDe表现最为抢眼。然而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市场担忧情绪也在蔓延——这究竟是下一个行业突破,还是又一个UST式的崩盘隐患?
USDe的狂飙突进
Ethena的USDe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据DefiLlama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其流通供应量激增75%,目前规模已达约95亿美元。这一惊人扩张使USDe成为市值第三大稳定币,仅次于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
Entropy Advisors数据主管Tom Wan指出,USDe及其衍生品USDtb总市值已突破100亿美元,这使得Ethena成为TVL(总锁仓价值)排名前五的DeFi协议。"剔除重复计算后,Ethena的TVL仍达94亿美元,即将成为仅有的五个TVL超百亿美元的DeFi协议之一。"
法案驱动的资金流动
这一增长源于《GENIUS法案》的催化效应。Sentora(原IntoTheBlock)研究员David Arnal分析称,法案通过后USDe净增发27亿美元,在所有稳定币中增量最高。同期USDT流入24亿美元,而USDC则出现近8亿美元的净流出,反映出市场信心的转移。
"生息稳定币已不仅是趋势,更成为DeFi新的结构性组成部分。"Arnal强调。
质疑与争议
尽管数据亮眼,但并非所有人都看好USDe的稳定性。加密分析师Duo Nine警告称,USDe尚未经历真正熊市的考验:"这种基于套利交易的合成代币仍缺乏验证。在挺过完整熊市前,它只是个概念。其膨胀的市值将在熊市回归时放大风险。"
分析师Alan the Yield Farmer更是将USDe与算法稳定币UST相提并论,认为Ethena的USDe和ENA代币可能成为本轮周期中的"UST/LUNA"。他特别指出,USDe目前3.5%的收益率低于USDS等竞品4.5%的水平,在波动市场中可能面临资金外流压力。
支持者的辩护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这种类比言过其实。链上分析师Yuki强调,USDe在挑战USDT和USDC主导地位时,并未采用导致UST崩盘的脱钩机制:"Ethena通过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实现了突破,其市值已位列第25大加密货币,并在DeFi生态中持续深化整合。"
分析师Bunjil则指出关键差异:USDe由质押ETH和空头对冲支持,而非类似LUNA的增发型代币。"如果他们开始用ENA代币作为抵押品,我会立刻撤离。"Bunjil补充道,庆幸Ethena避免了这一错误。
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脱钩担忧,Ethena Labs创始人Guy Young阐述了关键风控措施:"值得注意的是,USDe在Aave上的清算价格已锚定USDT,消除了短期价格波动的清算风险。在DeFi领域,只有通过Aave和Ethena的结合,才能实现数十亿美元规模下50%年化收益的可能。"
生息稳定币正在超越短期趋势,逐渐成为DeFi下一阶段发展的结构性支柱。但当USDe逼近百亿美元里程碑时,核心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这种合成稳定币能否完整穿越市场周期?还是将重蹈某些稳定币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