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红色警报"比特币骗局——假冒律所瞄准受诈投资者

2025-08-16 17:50:44
收藏

关键要点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告称,诈骗者伪装成律师,对曾经遭受加密货币和比特币诈骗的受害者实施二次诈骗。2024年相关损失已达93亿美元,其中老年人损失近30亿美元。

新型诈骗手法瞄准加密受害者

联邦调查局近日再次发布警告,针对已经遭受比特币和加密货币诈骗的个人,出现了一种新型诈骗手段。诈骗者冒充律师,声称能帮助追回被盗资产,实则进一步骗取受害者资金。

周三发布的警报显示,这些诈骗者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平台联系受害者,通常谎称持有美国相关机构的案件档案。他们诱使受害者相信资金可以追回,随后要求以加密货币、预付礼品卡或海外银行转账等方式支付费用。

诈骗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此类诈骗并非新出现。联邦调查局曾在2023年8月和2024年6月发布过类似警告,但最新数据显示威胁正在急剧升级。2024年向联邦调查局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提交的案件中,超过14.9万起涉及加密货币诈骗,总损失达93亿美元,较2023年的56亿美元增长66%。

老年人成为重点受害群体

去年60岁及以上美国人的损失高达28.3亿美元,占总损失的近30%。联邦调查局指出,老年人容易被锁定为目标,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情感操控,且对追回资金抱有强烈愿望。

部分诈骗者甚至伪装成知名律师事务所,使用看似真实的文件和引用,虚假宣称与政府或监管机构存在关联。联邦调查局特别强调:"没有任何律师事务所是美国政府机构的官方授权合作伙伴。"

识别诈骗的警示信号

常见危险信号包括:要求开设新的海外银行账户、以"银行费用"名义要求验证身份,以及要求向无关联第三方转账。这些手法试图伪装成正规流程,实则掩盖非法本质。

联邦调查局建议采取"零信任"态度

该机构建议受害者保持"零信任"原则:核实每个请求、查验律师执照,坚持要求经过公证的身份验证或视频确认后再采取行动。同时建议不要理会主动提供加密资产追回服务的陌生信息或广告。

警报特别指出:"对突然联系你的律师事务所保持警惕,特别是当你尚未向任何执法或民事保护机构报案的情况下。"同时警告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或商业信息。

犯罪形式持续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风险已不仅限于线上接触。在极端案例中,犯罪分子甚至通过绑架手段向家庭或个人勒索比特币。行业专家预测,全球每周至少有一名比特币持有者会沦为这类犯罪的受害者。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