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渣打预测:2028年前超万亿美元或撤离新兴市场银行转向稳定币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门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随着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资产需求激增,到2028年可能将有超过1万亿美元资金从新兴市场银行流出,转而流入稳定币。报告认为,当支付网络等核心银行业务向非银行领域转移时,全球稳定币的采用将加速。
新兴市场或成稳定币主要战场
渣打银行分析称,在新兴市场,用户可能将稳定币作为获取美元账户功能的替代方案。"相较于发达市场,稳定币持有现象在新兴市场更为普遍,这表明资产多元化的趋势也更可能在此发生。"该行预测,新兴市场用于储蓄的稳定币规模可能从目前的173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2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或有约1万亿美元撤离新兴市场银行体系。
三分之二稳定币供给已布局新兴市场
报告强调,稳定币带来的最大冲击将出现在历史上美元获取受限的新兴市场。通过提供24/7全天候的数字美元账户入口,稳定币相比当地银行存款具有更低信用风险——根据美国相关法案要求,稳定币需保持100%美元储备支持。
渣打银行指出,这种特性加剧了存款从新兴市场银行体系流向加密替代品的风险。据估算,当前三分之二的稳定币供给已存在于新兴市场的储蓄钱包中。通胀高企、外汇储备薄弱及侨汇收入较多的国家尤其面临存款外流风险。
稳定币成恶性通胀国家的经济救生筏
委内瑞拉被视为银行体系向稳定币迁移的典型案例。面对年通胀率200%-300%的恶性通胀和本币贬值,民众已将稳定币同时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存手段。商家普遍采用美元稳定币标价(当地俗称"币安美元"),反映出在恶性通胀环境下稳定币已取代玻利瓦尔成为日常商业活动的计价单位。
数据显示,2023年加密货币占委内瑞拉54亿美元侨汇收入的9%,全国范围内从小型家庭商店到大型零售连锁店都开始通过加密平台接受支付。除委内瑞拉外,阿根廷、巴西等国居民也日益将储蓄转换为美元稳定币以对冲通胀,两国约60%的加密交易涉及稳定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