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600亿美元旅游业能否成为加密货币支付的试验场?
概述
泰国于2025年8月18日推出"游客数字支付"系统,允许外国游客将加密货币兑换为泰铢,并通过国家QR码支付网络消费。旅游业占疫情前GDP近20%,2020年游客量骤减后至今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中国游客数量仍低34%。该计划旨在降低手续费、加速结算并吸引新客群。分析师估算,即便有限使用也能创造数十亿泰铢年交易量,使泰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泰国推动游客加密货币消费
新系统由泰国央行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游客需通过认证提供商完成注册和身份验证后,即可在全国商场、酒店等场所使用与本地居民相同的QR码支付。疫情前泰国年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消费达620亿美元。尽管2023年游客量回升至2800万,消费470亿美元,仍低于历史峰值。
中国游客缺口与目标客群
中国游客数量较2019年千万人次规模仍有巨大缺口。泰国政府希望通过该计划吸引数字游民、远程工作者等新兴客群,这类游客通常单次消费更高且偏好数字支付。全球约15%成年人持有加密资产,在亚洲部分地区比例更高。
游客钱包运作机制
系统设置专用"游客钱包"作为入口,用户需通过持牌数字资产提供商完成类似银行开户的验证流程。加密货币转入钱包时即自动兑换为泰铢,商户全程不接触加密资产。为控制风险,酒店等大型商户每月每游客限额50万泰铢,小商家限额5万泰铢,且禁止提现。
降低费用与即时结算
传统信用卡交易收取2-3%手续费且需数日结算,新系统通过后端即时兑换显著降低成本。对现金流敏感的小微商家受益尤为明显。若2025年5%的预期旅游收入通过该渠道完成,交易量将超30亿美元,超越部分区域交易所年交易总量。
与泰国加密政策的协同
泰国自2022年起允许加密资产交易但限制日常支付,政策框架持续完善。2024年取消许可平台增值税,2025年起对持牌交易所收益实施五年个人所得税豁免。据估算超20%泰国成年人持有数字资产,远高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
公共部门数字金融布局
央行已完成零售数字货币试点,正推进东盟区域跨境结算实验。财政部计划发行50亿泰铢数字投资代币,实质创造代币化国债。这些举措与游客支付系统共同构成泰国数字金融生态。
该试点能否从旅游场景扩展至更广泛应用,取决于泰国在公众教育、信任建设和实际场景落地的成效。虽然官方持审慎态度,但将其与支柱产业直接挂钩的策略,已赋予该项目超越技术测试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