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预见这个喜马拉雅小国的抉择?
不丹,这片群山环绕的冥想净土,最初仅以比特币挖矿浅尝加密领域。如今,它已全情投入。这场变革的背后,矗立着一个里程碑——数字主权。当多数国家仍在踌躇时,不丹已阔步前行,将以太坊铸就其数字未来的基石。
核心要点
不丹现采用以太坊为80万公民托管数字身份系统;该体系基于配备零知识证明技术的自主身份框架BhutanNDI;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与机构代表出席国家级启动仪式;依托100%水电清洁能源,该国持有超1.1万枚比特币。
不丹数字身份体系为何转向以太坊
不丹的转型绝非浅尝辄止。两年内,其国家数字身份系统历经三次跃迁:从Hyperledger Indy到Polygon,最终锚定以太坊。如今,近80万国民将拥有区块链上可自主掌控的安全数字身份。
这一基础设施由BhutanNDI支撑,该系统能在确保数据主权的前提下完成线上身份核验。选择以太坊绝非偶然——其零知识证明技术既能保障隐私,又可实现公开验证。
在国家级启动仪式上,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与机构代表联袂出席。有参会者如此评价这一里程碑:这不仅是不丹的国家成就,更是全球迈向开放安全数字未来的重要一步。
加密主权:不丹的道路选择
技术转型背后是清晰的战略视野。不丹现以11,286枚比特币(估值13.1亿美元)跻身全球国家持币量前五,这得益于喜马拉雅水电站驱动的清洁挖矿。
但这仅是开端。这个国家正试图成为数字主权实验场:从可持续能源开发、以太坊身份锚定,到规划中的行业领袖会晤,种种迹象都指向同一方向。
关键数据透视
国家身份系统历经3次技术迭代;2026年预计完成全部身份迁移;当前持币量11,286枚比特币;全球国家比特币持有量排名第5。
转向以太坊绝非单纯技术升级,更彰显小国在数字时代的主权实践——无需超级大国体量,亦可掌握主动权。
以太坊与不丹的共识
不丹在以太坊中找到了与其需求契合的承诺:去中心化、可验证性与隐私保护。通过将数字基建与自主身份原则对齐,这个国家正站在"3.0形态国家"的前沿。在这里,技术不是对人的支配,而是以透明与信任为支撑的赋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