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北京方面叫停了香港的 RWA(真实世界资产)相关业务,原因或与对资金外流的担忧有关。这一举动不仅再次凸显监管层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敏感态度,也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 RWA 赛道的未来走向。在机遇与约束并存的背景下,加密与传统金融的结合正面临新的考验。
今年 6 月香港公布的《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中,“代币化”一词被提及多达 35 次,明确将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列为未来重点,一直被视为中国加密货币市场试行点的香港积极推动Web3产业,但现在却被中央踩下刹车,疑似担心加剧资金外流情况。
代币化/数位债券为香港主要RWA产品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全球 RWA 市场规模仅约 250 亿美元,传统金融机构参与有限,且部分代币化资产在所有权保障方面仍存疑虑。
即使如此,除港府自身发行数位债券外,已有至少五家中港资企业成功尝试数位原生债券与票据发行,发行币种涵盖人民币、港元及美元。
在政策层面,香港金管局于 2024 年推出“数位债券资助计划(DBGS)”,为符合资格的债券发行提供最高 250 万港元补贴,为期三年。业内人士认为,该计划提升了市场关注度,但真正的驱动力仍是代币化债券在效率、透明度和融资渠道上的实际价值。
因为各种正面回馈,越来越多内地及海外企业正考虑赴港发行数位债券,因此现时中央的反应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中国监管部门:暂停在香港展开RWA相关业务
《路透社》最新报导引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监管部门近日向部分中资券商发出“非正式通知”,要求其暂停在香港展开实物资产(RWA)代币化相关业务。此举被认为是北京方面对离岸数字资产热潮升温的风险敲响警钟。
据悉,至少两家头部券商近期已接到中证监的口头劝导,不得继续在境外推行 RWA 项目。另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表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是防范潜在风险,确保企业背后的商业逻辑有足够的合规性与可持续性。
与香港持续推动虚拟资产生态形成对比,中国自 2021 年全面叫停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后,态度始终谨慎。今年 6 月,香港财政局与金管局才刚宣布研究 RWA 的法律框架,如今北京的却主动收紧,截至目前,中证监、香港金管局和财政局未就相关报道作出回应,香港证监会则拒绝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