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韩国国税厅将加密货币征税范围扩大至冷钱包。
此举旨在提升快速发展的加密货币行业合规性。
可能对加密货币存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监管新规详情
韩国国税厅近日宣布将加密货币征税范围扩展至冷钱包,明确表示若怀疑这些离线存储设备存在资产隐匿行为,将依法启动住所搜查和资产扣押程序。这一举措标志着当局对日益增长的加密货币采用率和逃税行为加强了监管力度,可能对韩国加密货币市场流向和合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政策实施背景
韩国国税厅此次调整前,监管措施仅针对交易所托管的加密资产。根据《国税征收法》最新执行标准,该政策适用于比特币、以太坊等所有可能用于逃税的加密资产。
国税厅官员表示:"我们通过加密货币追踪程序分析欠税者的交易记录,若发现线下隐匿资产的嫌疑,将立即启动住所搜查和资产扣押程序。"
监管成效与市场反应
自2021年以来,韩国已通过该措施从14,000余名纳税人处追缴超过1.08亿美元税款。部分投资者开始将冷钱包资产转回交易所进行验证,以应对可能的监管行动或市场抛售。这反映出市场正在因监管政策产生结构性变化。
市场规模扩张
数据显示,韩国加密货币交易量已从2020年的7.3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47亿美元。参与加密货币投资的用户数量也从2020年的120万激增至当前的1100万,展现出该领域的快速增长态势。
全球监管趋势
韩国此次政策调整在全球监管实践中具有突破性意义。多数国家监管机构通常仅要求交易所配合调查,很少直接对冷钱包采取强制措施。这一先例可能引发其他司法管辖区效仿,进而影响加密货币的合法性认定、合规标准及运营规范。
历史经验启示
过往监管案例表明,强化对加密货币存储和交易的审查往往能有效提升合规水平。韩国加密货币交易量的显著增长,既反映了市场参与热情,也印证了监管措施在规范虚拟资产活动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