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析师聚焦六大项目,探索超流动性空投策略

2024-12-04 17:00:00
收藏

空投热潮持续:哪些项目有望复制Hyperliquid的成功?

在Hyperliquid成功上线并首日将31%的HYPE代币分配给社区后,空投爱好者们依然充满怀旧之情。其动力代币HYPE在发布后飙升了125%,市值达到15亿美元,且增长势头未见减缓。自上线以来,Hyperliquid的估值已增长超过514%,目前市值超过42亿美元,引发了市场对哪些项目可能复制其成功的猜测。基于代币分配和社区参与策略,以下是一些有望追随Hyperliquid发展轨迹的潜在竞争者。

Grass: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领军者

Grass通过其首次空投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其初始阶段分配了总代币供应量的10%。参与者通过贡献计算能力和参与网络活动赚取代币。在其第二阶段,Grass计划将17%的代币分配给社区,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构建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地图。凭借全球超过200万活跃用户,Grass继续在去中心化基础设施项目中占据领先地位。

LayerZero:跨链协议的未来

LayerZero是一种全链协议,允许区块链通过轻量级、无需信任的消息传递直接通信。作为表现最佳的区块链桥之一,LayerZero将其ZRO代币供应量的15%指定用于未来的激励活动。7月19日,LayerZero基金会首席执行官Bryan Pellegrino透露,LayerZero用户和开发者将获得23.8%的代币供应量。分析师建议定期使用LayerZero的桥接服务,并参与其Discord角色计划,该计划为社区额外预留了500万枚代币。参与者可以通过使用其支持的桥接、DEX和借贷协议,并关注协议的社交媒体更新,提高获得LayerZero空投的资格。

Wormhole:多链互操作性协议的潜力

Wormhole是一个多链互操作性协议,其早期空投策略为活跃用户带来了丰厚回报。尽管该项目仅预留了6%的W代币供应量用于社区奖励,但其对高价值交易的奖励表明,随着采用率的提高,该项目仍有增长空间。根据Wormhole的代币经济学,项目在代币生成事件(TGE)时解锁了11%(即11亿枚W代币),并在TGE后四个月解锁了剩余的6%。项目解锁了额外预留的6%代币,随时准备分发。虽然尚未宣布具体细节,但通过Wormhole进行桥接仍被视为一个积极的选择。

Gradient Network:Solana上的边缘计算新星

Gradient Network建立在Solana上,旨在扩展云计算。为此,它通过去中心化的设备网络引入边缘计算来处理数据。用户现在可以下载Gradient浏览器扩展,并通过设置设备赚取奖励。该项目由前Helium基金会增长负责人Yuan Gao领导,并获得了Multicoin Capital和红杉资本的支持。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Season 0),Gradient Network以其Solana相关项目的定位,吸引了那些错过Grass的用户。虽然尚未宣布具体的代币分配,但Gradient的早期活动为积极参与者提供了投机机会。

Arkham:从区块链服务到永续交易所的转型

Arkham最近从区块链服务转向构建永续交易所。其空投策略模仿了Hyperliquid,奖励交易和推荐新参与者的用户。凭借良好的开局,其第二阶段预计将扩大其影响力,其中仅7%的空投来自计划分配给社区的37%代币。

Kinto:Binance Research关注的首个“Layer-2”项目

Kinto自称是首个“Layer-2”项目,吸引了Binance Research的注意。其代币分配与实现1亿美元总锁定价值(TVL)的目标挂钩。尽管其时间线晚于其他项目,但其基于存款奖励的结构化方法使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候选者。

这些项目在代币分配和社区参与策略上各有不同。然而,它们通过去中心化所有权和激励积极参与的努力,与Hyperliquid的成功路径保持一致。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