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andFi:全市场稳定币收益的RWA协议

2025-10-01 18:54:43
收藏

DeFi正在走向成熟。投机炒作与不可持续的代币释放正逐渐让位于以真实世界现金流为核心的新一代协议。其中最受期待的当属LandFi——一个旨在将全球房地产收益转化为链上可消费稳定币奖励的去中心化平台。随着首批资金池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LandFi正成为RWA赛道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稳定币奖励,由真实房产收益支撑

LandFi的核心逻辑立通过对接多家房产收购团队,将其部分收益导入质押平台,从而将加密经济与现实世界连接。参与者可加入年化120-150%的短期高收益池,无论加密市场处于牛市、熊市或横盘阶段,均能获得USDC奖励。

"我们设计LandFi的初衷是适应所有市场环境,"联合创始人Ben Holmes解释道,"由于奖励源自现实世界的房产收益循环,我们无需依赖投机性代币释放或通胀来产生收益。"这种模式为加密世界带来了罕见的确定性——链上交付的真实世界收益。

全球房产收购合作网络

LandFi的收益引擎由其不断扩张的全球合作伙伴网络驱动,这些团队在多个地区从事房地产收购、交易和管理。每笔收购都会将部分收益注入质押奖励池,为参与者提供多元化的收入流。

"这不是单一区域的实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Marc Goodwin强调,"我们正在与欧洲、亚洲等关键市场的收购伙伴合作,构建真正全球化的奖励引擎。随着新合作伙伴的加入,系统规模将不断扩大,社区机会也随之增长。"这种多元化布局使LandFi比单一收益来源的RWA项目更具韧性,能够通过多重杠杆维持长期奖励。

超越质押:全产品矩阵

LandFi并非简单的质押合约,其生态系统设计具有完整的产品架构:

初始上线功能:

• 资金池接入:质押LND代币解锁USDC奖励池与LND再分配池
• DAO治理:参与财务分配、新合作伙伴引入等提案投票
• 忠诚激励:通过连续质押和治理参与获得额外LND奖励
• 优先体验:尊享房产主题高级池及生态功能的早期准入

首年规划(2025Q4-2026Q4):

• 现实租金模拟:模拟合作伙伴房产租金收益的USDC池
• NFT准入卡:会员等级体系与高级主题池密钥
• LandFi Visa卡:全球Visa商户消费奖励并获LND返利
• 质押关联特权:更高质押额度解锁专属奖励池
• 收购开发基金:参与大型项目投资并分享退出收益
• 资产抵押机会:使用LND参与房产抵押借贷并获得担保保护

2026年后展望:

礼宾服务集成、折扣住宿以及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托管房产计划(需DAO及监管批准)。这些功能共同将LandFi打造为完整的RWA参与层,而非简单的被动收益平台。

面向大众的DeFi,而非机构专属

当贝类传统金融巨头花费数十亿美元构建封闭的私有代币化系统时,LandFi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 开放准入:钱包持有者即可参与
• 无国界:突破地理限制
• 自动化奖励:链上直接发放放稳定币
• 社区驱动:治理提案决定平台未来
这使得LandFi成为市场上最具用户友好性的RWA协议,也是华尔街封闭式代币化项目的革命性替代方案。

2025年值得关注LandFi的五大理由

在RWA赛道即将爆发之际,LandFi以完美时机进入市场,凭借审计通过的智能合约、明确的上线时间表以及多家已签约的收购伙伴,提供:
1. 真实世界收益支撑
2. 高APY稳定币奖励
3. 全球化合作网络布局
4. 治理驱动的社区增长
5. 清晰可期的上线时间
这些优势使LandFi不仅是一个DeFi项目,更可能成为RWA质押协议领域的领导者。

结语

随着加密市场成熟,那些提供可持续、非投机性收益的协议很可能成为DeFi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石。LandFi是少数能将现实世界收益直接转化为链上奖励,并向所有人开放的项目之一。无论您是DeFi老手、收益优化者,还是单纯寻求稳定币理财渠道的用户,LandFi都值得在本轮周期中密切关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