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赫斯特·皮尔斯警告称,采用中心化撮合引擎的第二层区块链可能面临交易所注册要求,同时她主张对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实施监管保护。
监管框架的核心区分
在《格瓦特秀》访谈中,皮尔斯阐述了其对加密货币监管的愿景,强调基于去中心化网络运行的不可更改代码与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交易的中心化实体存在本质区别。作为SEC加密工作组负责人,她将协议视为"无法被拥有"的规则集合,指出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不存在所有者",因为"它公开存在且任何人都可使用"。
第二层解决方案的监管困境
第二层解决方案引入了监管复杂性——这些链通常通过集中化交易排序来解决最大可提取价值(MEV)问题。这类链运行的撮合引擎控制着交易顺序,背离了传统区块链抗审查的分布式节点架构。
皮尔斯表示:"如果某个实体控制的撮合引擎掌握着所有环节,那么其运作模式就更接近交易所。"她补充说,此类系统运营商必须考虑:当进行证券代币交易时,他们实质上是在撮合证券交易。
去中心化协议的豁免立场
SEC明确希望避免强迫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注册为交易所或经纪商。皮尔斯强调保护部署在充分去中心化第一层网络上的不可更改智能合约至关重要,称这些合约是"自主执行的代码"且"无法向SEC注册"。
MEV引发的监管张力
MEV解决方案造成了这种监管矛盾。虽然中心化排序器通过防止抢先交易和三明治攻击能提供更好的零售执行体验,但当处理证券化代币时,其对交易排序的集中控制可能触发证券法义务。皮尔斯承认正在关注MEV问题,但更倾向于让社区自主开发解决方案:"我不希望我们贸然介入解决MEV相关问题,这些应该由社区自行解决。"
证券代币化浪潮下的关键界限
随着传统证券加速上链,监管区分变得至关重要。皮尔斯希望明确保护"编写代码"的开发者免于注册要求,同时确保中心化中介遵守现有框架。这种监管哲学体现了其基于原则的监管理念——在维护投资者保护的同时保留创新空间。
监管光谱的构建
委员提出的框架显示: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将获得监管安全港,而具有中心化控制机制的第二层链将面临传统中介监管。这形成与中心化程度而非技术类型相关的监管梯度。在证券代币化进程中,第二层运营商必须评估其中心化组件(特别是受控撮合引擎处理证券交易时)是否触发交易所注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