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美分硬币“便士”退出历史舞台……比特币崛起为替代货币

2025-11-14 00:23:32
收藏

美国停止铸造1美分硬币引发货币体系思考

随着美国财政部近日铸造出最后一批1美分硬币("便士"),这个延续232年的货币传统迎来历史性转折。由于生产成本高达面值的3.7倍,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已制定2026年停铸计划,但因铸模提前耗尽,费城造币厂最终在2024年6月至9月间完成了最后一批便士的生产。

通胀侵蚀下的货币困境

每枚成本约3美分(约合人民币0.4元)的便士硬币,已成为经济上难以为继的货币符号。不过,目前流通的逾2500亿枚便士仍保持法定货币地位。River公司CEO、比特币金融企业家亚历山大·雷西曼指出:"通货膨胀使便士沦为无用之物,而与此同时,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正逐年获得更实质的意义。"

稀缺性资产的价值逻辑

在法币购买力持续减弱的背景下,供应受限的资产正获得更多关注。比特币总量限定在2100万枚的设计,使其随时间推移形成稀缺性增值机制。经济学家兼加密货币研究者赛菲丁·阿莫斯分析道:"技术进步本应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商品价格,但法币的持续超发抵消了这种效应,最终呈现物价上涨的表象。"

这意味着,我们感受到的消费品与资产价格上涨,本质是货币价值贬值所致。若以比特币这类供应受限的"硬通货"为计价标准,相同商品的实际价格反而会随时间下降。

货币体系变革的前奏

便士的退出流通不仅关乎硬币本身,更折射出对法币信用的深层思考。这个始于"零钱变革"的货币事件,正在引发关于比特币作为替代货币角色的广泛讨论。其后续对加密市场的连锁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