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英伟达股价与AI代币相关性断裂的深层解读
2025年,英伟达(NVDA)股票与加密市场中AI相关代币的关联性已变得愈发微弱。尽管英伟达近期跃升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投资者对AI代币的热情却持续低迷。
这种分化现象引发核心质疑:这是AI代币领域衰落的征兆,还是AI加密市场走向成熟的信号?以下是深度分析。
英伟达登顶全球市值榜首
6月26日,英伟达股价突破154美元关口,超越2024年末的前高点创下历史新纪录。CompaniesMarketCap数据显示,其总市值已突破3.7万亿美元。驱动这一增长的是持续旺盛的GPU需求——这些芯片是AI应用的基石。这使得英伟达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仅次于黄金。
AI代币市场表现背离
过去一个月,英伟达股价持续攀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同期AI代币市场(包含区块链AI项目相关加密货币)跌幅超过28%。
这种剧烈分化使英伟达股价与AI代币的价格联动假设受到质疑。尽管早前BeInCrypto报告曾指出两者存在弱相关性,近期发展表明这种联系可能已近乎消失。
历史联动机制失效
历史上英伟达股票常被视为AI相关资产(包括加密代币)的风向标。因其GPU对AI模型训练至关重要,该公司的财报往往能引发AI代币的同步波动。例如今年3月,AI代币在英伟达Q4财报公布前集体上涨;但到5月份,尽管Q1财报显示收入同比增长69%,AI代币领域仅出现微量反弹。
这一趋势表明两类资产间的相关性正在显著减弱,所谓的"英伟达效应"在AI加密领域似乎已然消退。
市场成熟化特征显现
分析师指出多重分化诱因,其中最突出的是多数AI加密项目的投机属性。Mode Network创始人James Ross曾于2024年10月预测AI代理将在6-12个月内占据区块链交易的80%以上,但八个月后该愿景仍未实现,许多项目尚未展现实际应用价值。
前币安CEO赵长鹏在2025年3月强调实用价值优先原则:"虽然加密货币是AI的经济媒介,但并非每个代理都需要专属代币...只有达到规模效应才适合发币。应聚焦实用功能而非代币本身。"
这反映出市场正转向基本面投资逻辑,投资者更青睐Bittensor、NEAR和Filecoin等提供去中心化AI训练、区块链基础设施及分布式存储等实际应用的平台。
市场分化背后的启示
英伟达与AI代币的脱钩可能预示着市场走向成熟。当英伟达持续受益于AI硬件的实体需求时,AI相关代币必须证明其现实世界价值才能重获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