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成为经济主引擎与潜在致命弱点时会发生什么?
哈佛经济学家杰森·弗曼近期指出,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长的近92%来自AI投资。本质上,整个美国经济将赌注押在了算法这一个篮子里——而这只篮子可能即将破裂。英格兰银行近日警告称,AI企业的市场估值正变得越来越不合理。
繁荣与泡沫的拉锯战
埃隆·马斯克的xAI公司正在筹集高达200亿美元资金,计划用于建设"巨像2号"数据中心。耐人寻味的是,英伟达据称将在此交易中投资20亿美元,这相当于为其自家芯片的优先使用权买单。洛克菲勒国际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向《财富》杂志表示:"美国已变成一场关于AI的豪赌",并警告"若AI未能兑现承诺,美国经济将失去唯一支柱"。
多方角力的市场图景
看涨阵营拥有强有力的论据:与1999年的泡沫公司不同,当今AI巨头正在创造真实利润。英伟达股价两年暴涨1700%,OpenAI预计2025年收入达127亿美元。瑞银首席投资官在分析报告中表示:"当前几乎没有市场泡沫证据,我们正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从AI驱动的股市动能中获益。"
金融分析师史蒂文·菲奥里洛强调:"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在过去12个月产生4933亿美元运营现金流,投入2913亿美元资本支出,创造201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这些数字表明互联网时代与AI时代存在本质区别。"
历史阴影下的警示
但看空者掌握着历史经验。标普500前十名公司如今占据指数总估值超三分之一,这是半个世纪未见的集中度。麻省理工学院AI研究显示,95%机构的生成式AI投资遭遇失败。电力短缺、芯片供应限制、服务器冷却等物理瓶颈提示着:即便AI具有革命性,其变革速度可能远慢于股价暗示的预期。
科技领袖们自身也愈发频繁地发出泡沫警告。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8月坦言:"投资者整体对AI的兴奋过度了。"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更直言:"这是种产业泡沫,市场终将迎来调整。"
真相或许存在于灰色地带:AI确实具有变革性——任何能贡献92%经济增长的技术绝非虚火。但正如所有颠覆性技术面临的问题一样,关键在于辨别其中真实价值与泡沫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