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拟立法推动国家预算上链引发治理争议
菲律宾参议院正在审议第1330号法案,该法案要求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实施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据路透社报道,在近期爆发要求政府说明约92亿美元公共工程拨款疑云的反腐败抗议后,这项建立不可篡改的预算链上记录的行动获得加速推进。
立法进程与技术质疑
该法案由参议员保罗·贝尼尼奥·阿基诺四世于8月下旬提出,初始拨款约860万美元。本月初的参议院听证会透露,众议院已有多个配套提案正在同步推进。
法律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肯定法案的透明度目标,但警告其技术优先的设计可能适得其反。菲律宾前副检察长、比特币专著作者弗洛林·希尔贝指出,这套系统未必能解决根本性的治理缺陷。
"当前讨论存在认知误区,人们误以为采用区块链就能自动实现透明或杜绝腐败。"希尔贝表示,"就像现有资金追踪系统可通过多重冗余的软件升级那样,采用中心化区块链能达到完全相同效果。"他担心这个概念可能沦为"营销噱头"。
公私合作模式的风险
针对公共财务数据可能被私有化垄断的担忧,希尔贝用高速公路作比喻:"预算系统如同公共资金流动的国家主干道,而该提案本质上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的收费高速公路。"他补充说,尽管透明度可能提升,但链的中心化特性会导致"重要公共基础设施面临系统性崩溃风险"。
专注科技领域的杰罗尼莫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罗素·杰罗尼莫指出,链上透明机制虽能使记录"防篡改可视化",但无助于解决政府体制问题。"症结不在于缺少不可变账本,而在于采购监督、审计、预算监管和举报人保护机制的薄弱。"他强调,"技术无法替代制度诚信。"
行业组织的改良建议
参与听证会的菲律宾金融科技律师协会提交的声明指出,必须警惕私营实体控制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风险。"政府应保留所有预算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私营承包商仅作为技术服务商。"该协会同时呼吁采用开源协议和数据可移植性标准,以防止"供应商锁定"和"公共信息系统事实上的私有化"。
杰罗尼莫还提醒,该系统可能"阻碍必要的修正和重新解释",公民必须保留"核实、质疑和修正政府声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