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持续深耕加密货币领域
这家银行业巨头已不再满足于实验室里的简单实验或区块链测试。最新动向是:向一家上市公司注资1.02亿美元,目标是以规避数字钱包限制的方式介入以太坊生态。看似迂回却精于算计的操作,正体现出传统金融机构对合规框架的执着——而摩根大通似乎已找到了完美解决方案。
核心要点
• 摩根大通投资1.02亿美元入股持有超300万枚ETH的Bitmine公司
• 通过上市公司股权获取加密资产敞口,规避直接购买
• 通过受监管的ETF持有的比特币头寸规模十倍于以太坊
• 这种混合策略揭示机构在加密领域的谨慎立场
迂回布局以太坊生态
摩根大通并未直接购买以太坊,而是选择入股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截至9月30日,这家原比特币矿业公司已清仓BTC,转而持有超300万枚ETH(价值约110亿美元),完成惊人的战略转型。
通过持有近200万股Bitmine股票,这家华尔街巨头既无需管理加密钱包,又巧妙获得了以太坊生态的入场券。此举既反映传统机构对加密资产托管的审慎态度,更暗示ETH正被视作战略性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5年已涌现多款以太坊现货ETF产品,但摩根大通仍坚持间接敞口模式。这种低调却精密计算的入场方式,正在向整个加密行业释放强烈信号。
比特币为主力,以太坊试水温
尽管以太坊吸引眼球,比特币仍是摩根大通加密布局的核心。其持有的贝莱德IBIT ETF头寸在9月底达到528万股(价值3.12亿美元),较此前增长64%;相较之下,以太坊ETHA ETF持仓仅66股(约1700美元),悬殊对比令人玩味。
这种失衡背后存在三重逻辑:比特币ETF表现更优、以太坊市场波动性更高且监管透明度不足、Bitmine股权成为规避直接涉足加密流动性的后门——对受严格监管的银行而言,堪称精妙策略。
加密行业正密切关注这种"双轨制":以比特币为官方跳板,将以太坊视为需谨慎对待的未来选项。摩根大通完美诠释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渐进式转型——既参与颠覆性创新,又不放弃传统金融机制的安全感。
关键数据透视
• 1.02亿美元:收购Bitmine股份对应价值(以太坊背书)
• 324万枚:Bitmine持有的ETH数量(时价超110亿美元)
• 3,394美元:撰稿时以太坊单价
• 3.12亿美元:通过IBIT ETF持有的比特币头寸
• 66股:持有的以太坊ETHA ETF份额(象征性配置)
更大棋局的端倪
早在六月就有传闻称摩根大通正在筹备内部稳定币项目。此番重金布局以太坊生态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更宏大的战略蓝图。这家银行业巨头似乎正在为未来数字货币体系逐一铺设基石。

交易所
交易所排行榜
24小时成交排行榜
人气排行榜
交易所比特币余额
交易所资产透明度证明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爆仓数据
清算最大痛点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新闻
文章
大V快讯
财经日历
专题
ETF追踪
比特币持币公司
加密资产反转
以太坊储备
HyperLiquid钱包分析
Hyperliquid鲸鱼监控
索拉纳ETF
大额转账
链上异动
比特币回报率
稳定币市值
合约计算器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