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为何DeFi仍难普及?“超架构+超级应用”才是金融创新的关键

2025-08-04 23:10:53
收藏

去中心化金融的革新之路

去中心化金融(DeFi)现已实现每日数十亿美元规模的资产流动,其架构允许任何人在几分钟内创建新资产,并提供高于传统银行的收益率。然而当前的使用方式仍显复杂:用户需要在一个去中心化应用中寻找机会,在另一个平台进行资产跨链,再通过其他服务进行兑换和存款,最后还要追踪收益率。整个过程涉及管理多个钱包、网络和燃料费设置,这与其说是金融创新,不如说更像复杂的模拟器。

重构金融基础设施

若不解决这种复杂性,DeFi将难以超越传统金融体系。单纯增加协议数量并非解决之道,必须从根本上重构DeFi的整体架构。关键在于构建无所有权基础设施(超结构)与直观界面(超级应用)的组合。

超结构作为货币的"互联网后端"技术,其开创者雅各布·霍恩指出,这类协议虽可免费使用,但其治理权限设计具有价值内核。这种架构在保持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特性的同时,为用户、开发者和投资者提供激励,展现出卓越的持续性和扩展性。

典型案例包括Uniswap、Curve等交易平台,以及Zora、Farcaster等内容创作网络。这些最初简单的协议,正逐步演变为生态系统,成为下一代金融应用的核心枢纽。

突破传统金融桎梏

新一代超结构的首要目标应是实现货币最基础的功能——增值。传统金融体系的资产增值过程存在诸多限制,需要突破许可制和中心化的壁垒。如果说加密货币消除了跨境支付的障碍,那么超结构将进一步打破资产增值的准入门槛。

然而随着DeFi快速发展,许多项目依赖中心化API、特权账户和不透明的链下结构,这种设计仅服务于特定机构和高风险偏好用户,与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驰。

超级应用的整合价值

这凸显了超级应用的必要性——它将碎片化的DeFi环境整合为统一直观的体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解决"发现"和"执行"两大难题。超级应用基于链上数据自动呈现多元收益机会,并通过单笔交易完成复杂流程,确保所有用户获得同等的操作便利性。

这需要实现快速迭代的产品层与中立稳定、安全可靠的基础层分离。该基础架构应具备可复制性和扩展性,同时具备与现代中心化平台竞争的功能完备性。

用户体验与去中心化的平衡

超级应用将这些技术转化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形态。通过"即时提现"、"存款"、"最佳收益率"等熟悉界面,后台自动完成跨链、兑换和存款操作。体验质量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如果说超结构是引擎,超级应用就是令人爱不释手的跑车。

但若过度优化用户体验而牺牲去中心化特性,DeFi可能沦为传统金融科技的变体。中心化托管、不透明风险和形同虚设的治理,这既违背超结构的初衷,也与DeFi的核心理念相悖。

尽管有观点认为"用户不关心去中心化"或"优秀产品可以适当中心化",但加密货币的诞生初衷是实现长期权力分散而非短期便利。若动摇这一原则,DeFi的合法性将不复存在。

金融服务的未来形态

21世纪初,通过单一协议在多个设备上流畅播放4K视频还被视为天方夜谭,如今已成日常。货币领域也将经历同样变革——未来人们使用DeFi时甚至不会意识到其存在,只是在开放系统中自然地管理资产。

DeFi要真正普及,不能仅停留在离散协议的简单组合,而需要构建全新的金融界面范式。超结构提供技术基础,超级应用实现用户体验,当二者完美协同时,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更好的应用,更是更完善的金融体系。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