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DeFi宣布传统金融的死刑会怎样?
随着去中心化金融的持续发展,其衍生的稳定币等工具已开始影响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这种关联性如此显著,以至于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等人士将其称为范式转变。曾经边缘化的加密行业,如今正推动游戏规则的重新定义。
核心要点
• 美联储预测美元稳定币将压低中性利率
• 加密稳定币市场规模或于2030年达3万亿美元
• 《GENIUS法案》要求发行方按1:1比例持有美元储备
• 银行脱媒效应可能削弱美联储传统货币政策传导
稳定币如何打乱美联储节奏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明确指出:稳定币的崛起确实可能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在他看来,这些锚定美元的加密资产需求激增——未来五年或达3万亿美元规模——正在压低中性利率。相较传统金融体系,稳定币的存在使得均衡利率水平持续走低。
这些数字工具早已超越加密生态的内部用途,正演变为美债市场的超级吸尘器。米兰特别指出,稳定币为新兴市场储户提供了传统金融难以企及的美元资产配置通道。尽管美国资本市场保持着全球最强的资金吞吐能力,但稳定币可能在这套体系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实现美元资产的无国界持有与流转。
若这只是开端呢?跨国金融桥梁推动的全球采用,或将彻底改写游戏规则。
加密与美元的暗战
目前99%以上的稳定币与美元锚定,绿钞霸权正通过加密形态延续。但在这套机制背后,传统银行体系正承受压力。稳定币的购买行为分流了本该进入银行系统的存款,逐渐形成的金融脱媒现象,可能弱化美联储政策传导效果。
米兰赞赏的《GENIUS法案》建立了清晰框架,要求发行方持有1:1的安全资产储备。但监管仍存空白地带,许多非美发行机构逃避约束。随着加密平台效率提升,稳定币的吸引力呈现指数级增长。
对央行行长们而言,稳定币可能成为房间里数万亿美元的大象。
(数据来源:斯蒂芬·米兰2025年7月演讲)
这场变革如潮汐般静默,却深刻改变着金融地貌。
美元潮汐扰动全球货币秩序
通过稳定币涌入的美元流动性,可能深刻冲击宏观经济平衡。面对持续走低的中性利率,美联储或被迫调整政策立场。米兰不排除其影响堪比伯南克曾提出的"全球储蓄过剩"理论。
在高通胀经济体,加密稳定币成为家庭资产的避风港。但需警惕过度美元化带来的副作用:汇率丧失缓冲功能,经济周期波动加剧。
关键数据
• 2030年稳定币市场高压预测:3万亿美元(美联储数据)
• 99.6%稳定币锚定美元(DeFiLlama统计)
• 利率潜在降幅达40个基点(Azzimonti & Quadrini 2024年研究)
• 现存美债规模不足7万亿美元(美联储数据)
• 影响程度或达全球储蓄过剩效应的60%(米兰2025年演讲)
无国界的加密资产与无处不在的美元,正构成传统经济模型的颠覆性变量。尽管释放缓和信号,美联储对《GENIUS法案》框架仍持审慎态度。内部报告指出该法律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资产"监管存在重大缺陷"。去中心化浪潮冲击下,传统金融的围墙正在松动。

交易所
交易所排行榜
24小时成交排行榜
人气排行榜
交易所比特币余额
交易所资产透明度证明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爆仓数据
清算最大痛点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新闻
文章
大V快讯
财经日历
专题
ETF追踪
比特币持币公司
加密资产反转
以太坊储备
HyperLiquid钱包分析
Hyperliquid鲸鱼监控
索拉纳ETF
大额转账
链上异动
比特币回报率
稳定币市值
合约计算器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