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矿业巨头MARAHoldings逆势增持
在10月10日市场崩盘三天后,比特币矿企MARAHoldings于10月13日斥资约4600万美元购入400枚BTC,而当时多数矿企仍采取防御性策略。据比特币持仓数据显示,此次收购使MARA的比特币储备总量增至53,250枚,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超60亿美元。
精准把握市场时机
公开记录显示,MARA在9月30日披露持有52,850枚BTC后,于10月10-11日市场恐慌期间果断出手,利用瀑布式下跌后的折扣价进行战略增持。该公司二季度财报显示持有超50亿美元流动资产,使其能在市场波动中灵活实施战术收购,而小型矿企此时往往被迫清算资产。
算力收益持续承压
以美元计价的单位算力收益(Hashprice)自去年减半后持续走低,随着10月网络难度攀升而现货价格下跌,该指标进一步恶化。10月初每日每petahash算力收益徘徊在50-51美元区间,使高成本矿企利润空间严重压缩。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暴跌前网络难度已创历史新高,这种盈利能力挤压现象解释了MARA为何采取逆向操作策略。
头部矿企的差异化策略
具备高效运营能力和雄厚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化矿企,可将算力收益低迷期视为增持库存的机遇而非被迫抛售的时刻。这解释了为何MARA能逆势增持,而同行只能防御性管理流动性。当挖矿经济性收紧时,持仓决策成为资产负债表的试金石——矿企要么依靠现金储备渡过薄利期,要么必须变现产量以支付运营成本。
近期头部矿企的披露文件显示其策略出现分化:Riot Platforms在9月产出445枚BTC但售出465枚(约5260万美元),通过常规资金管理支持运营和基础设施扩建,月末仍持有19,287枚BTC;CleanSpark在9月产出629枚BTC,截至9月30日持有13,011枚BTC,在利润压缩下仍保持可观储备;Bitfarms二季度以均价约95,500美元出售1,052枚BTC用于扩张,8月11日持仓1,402枚;转型高性能计算的Core Scientific截至10月持有约1,612枚BTC。这些案例展现了通过持续售币获取发展资金的矿企与MARA增持策略的鲜明对比。
市场供应格局转变
链上数据显示,10月期间矿工抛压整体可控。CryptoQuant矿工-交易所流量指标显示,价格与矿工流出的30天相关性在10月转为负值,表明矿工未因价格反弹而机械性抛售。相较于历史性暴跌,本次矿工现货供应量明显受限——ETF资金流入和自主需求在反弹过程中面临的矿工抛压减轻,而本轮显著买家竟是矿企自身而非机构/散户资金。
这种模式打破了以往危机中陷入困境的矿企加剧抛压的历史循环。头部矿企更强的资产负债表实力,加上MARA等资金充裕者的选择性积累,改变了通常伴随波动事件的供应动态。MARA的持仓策略反映出其对比特币长期增值超越资本配置机会成本的信心——凭借超60亿美元的比特币持仓和充足流动储备,该公司既能利用市场弱势增持,又能通过算力收益压缩期保持运营灵活性。
此次收购印证了一个新趋势:规模、效率和资产负债表实力,正决定哪些矿企能在下跌周期成为净增持者,而哪些矿企无论现货条件如何都必须变现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