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1月真的是加密市场Moonvember?这才是比特币显示的实际数据

2025-11-03 14:39:17
收藏

11月在比特币传说中有着很多的故事,但典型的11月是平实月份,而这个突破性平均值被2013年的暴涨所扭曲。加密分析师Lark Davis在其频道称,今年的11月将会比特币的强劲月份,因其过去平均增长接近42%。根据CoinGlass的比特币月回报热图显示,这个数字在2013年至2025年期间的均值是实际的,但这不是完整的故事,其11月的中位数是(8.81%),而均值只是被2013年(+449%)的异常值拉高。

均值与中位数的指标很重要

其实 比特币均值与中位数 这区别是很重要,中位数描述了周期中的典型11月。均值对异常变动敏感,而2013年在样本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向下看十一月的栏位,分散度显而易见:2018年有深度损失(-36.57%),2019年(-17.27%),2021年(-7.11%),2022年(-16.23%);2020年有稳固的增长(+42.95%),2024年(+37.29%),以及较为平静的2025年(+0.54%)。这个范围解释了为什么11月平均强劲,其实只是一个描述性的历史,而不是一个实际的预测。

而Uptober和Moonvember源于何处?它们是社区的迷因,每年秋季重现,用来标签希望中的10月反弹和随后的十11月跟进。热图确实在某些方面显示了支持性的历史,十月的平均增长为(+19.92%),中位数为(+14.71%),但季节性从未保证任何单一年份的结果。如果要利用这些数据来自欺欺人,将任何季节性统计数据与均值和中位数配对,引用范围,并避免将42%的均值反向计算为价格目标。在实践中,交易者应该寻求突破明确的阻力、宽度改善和更高的成交量,然后再依赖于日历效应来决定市场的走势。

Moonvember真的会更好?

比特币在10月开始时寄予厚望,受到其在该月份历史性上涨的趋势所促动——这一现象被加密货币交易者称为「Uptober」。市场预期季节性趋势、持续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流入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驱动收益,认为比特币可能会继续创下新高。但是,这种加密货币却回落,上月下跌超过 5%,目前在 108,000美元附近徘徊。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面的10月收盘,打破了过去几年中强劲表现的连续纪录,过去几年的中位数收益率为11.2%。

这种失望将焦点转向了11月,最近被称为「Moonvember」,虽然它通常是为了希望那些山寨币和表情币能够大涨而保留的。然而,在过去的14年里,11月是比特币在10月之后的第二强月份,中位数收益为10.3%。但随着宏观经济压力依然存在,11月能否在10月失败的地方交出成果呢?社交媒体对于Uptober的热度随着月份的推进而变得不佳,且替代币也随之下跌。以太坊在3790美元以下盘整,本月下跌了10%,而Solana面对轻微的修正后已跌至187美元以下。

基本指标仍然支持市场

尽管下跌,比特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约57%,而鲸鱼还在继续累积,像是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这样的实体目前拥有了331万以太坊。分析师将此视为由流动性驱动的中期调整,不动用杠杆且链上活动在上升。历史数据有利于11月,稳定的中位数收益和平均高峰达到40%。对于2025年的预测各异,但许多分析师持乐观态度,一个预测显示将涨至125,000美元,比目前水平高出13%,而其他的目标是144,000美元甚至150,000美元,如果ETF资金流入持续的话。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预测比特币在2025年底将达到165,000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最近的25个基点降息和量化紧缩的结束,这可能会注入流动性。即将到来的事件,如比特币白皮书周年纪念日以及加拿大可能的稳定币监管,都是催化剂。BlackRock和其他ETF发行商继续吸引资本,Solana的质押ETF首秀表现强劲。随着坚实的基本面和季节性利好,11月可能会改写剧本。突破115,000美元可能确认此次反弹,而跌破100,000美元则发出谨慎信号。不过比特币并不是没有过重大回调。下跌50%并不少见。然而,长期前景仍然向上,无论是出现在11月还是12月,至少拥有一些加密货币仍然是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一种策略。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