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DeFi收益模型:从泡沫激励到真实价值
当前多数DeFi协议就像用金钱吸引顾客的夜店——音乐震耳欲聋,酒水免费供应,场面热闹非凡。但当免费狂欢结束,人群便立刻转向下一个提供更高回报的场所。这就是典型的"排放型收益":并非真实需求,而是付费参与的虚假繁荣。
排放型收益的致命陷阱
基于代币排放的收益本质是种补贴增长,当奖励停止流通时,流动性便瞬间蒸发,年化收益率断崖下跌。这并非真正的收益创造,而是披着金融外衣的营销预算。
Compound和Aave在2020年DeFi之夏开创了这种模式。当时这种冷启动方式确有必要,但后来却演变为整个行业的模板。各协议不再比拼实际效用,反而陷入奖励通胀的恶性竞争。更严重的是,每轮代币排放都在稀释现有持有者的价值——你获取的收益,实际上来自持有代币的贬值。
基于真实需求的收益革命
Ampleforth构建了截然不同的模型:其收益源自真实的市场动态,而非代币通胀。核心机制在于:
AMPL的弹性供应通过旋转金库分拆为两个部分:波动型的stAMPL和稳定型的SPOT。两者之间存在基于真实市场状况的资金费率机制。当市场扩张时,价值从stAMPL流向SPOT;当市场收缩时,流向逆转。整个过程无需增发新代币,所有收益都来自系统的内部价值流动。
双赢设计解析
这如同家族农场的继承安排:追求稳定收益的成员获得旱涝保收的保障,愿意承担风险的成员则享有丰收时的超额回报。旋转金库将AMPL拆分为:
- SPOT持有者获得平稳增长,收缩时受到保护
- stAMPL持有者在扩张时放大收益,同时承担波动风险
SPOT持有者支付费用让stAMPL持有者吸收波动,后者则因承担风险获得补偿。整个系统自动完成价值再分配,就像轮作保持土壤肥力般每周自动调整头寸。
范式转换的核心价值
传统DeFi用新增代币支付收益,如同用垄断游戏币发放折扣。而Ampleforth实现的是真实价值转移:波动性并未消失,只是转移给了愿意承担的人。只要市场存在波动(加密市场永远存在波动),这种收益模式就能持续运转。
从价值消耗到价值创造
从排放型到使用型模型的演进,标志着金融体系从掠夺性向贡献性的转变:
- DeFi 1.0通过稀释获取收益,最终价值难以持续
- DeFi 3.0通过贡献获取收益,为系统提供稳定性和波动缓冲等真实效用
Ampleforth的闭环系统架构使其具有自我平衡能力:当某方参与过度时,收益机制会自动激励另一方。这种通过经济设计而非外部干预实现的平衡,正是成熟DeFi的形态。
先行者的启示
AMPL的弹性供应特性使其无法参与传统收益农耕竞赛,这种约束反而催生了创新。旋转金库将供应弹性转化为结构化收益,如今恰逢三大趋势交汇:
1. 从排放型向使用型收益的转型
2. DeFi基础设施的成熟
3. 对可持续收益来源的需求增长
行业演进方向
DeFi的初始阶段需要投机和排放来启动,但这个阶段正在终结。下一个篇章将由真实使用和动态平衡定义——参与创造价值而非再分配价值。Ampleforth已经搭建好这种架构,证明了使用型收益可以规模化运作,能在不伴随长期衰减的情况下与排放型收益竞争。
关键在于范式转变本身:排放型收益注定消亡,因其数学模型不可持续;使用型收益才能构建真实经济。在金融领域,率先找到正确模型远比在错误道路上高调前行更重要。收益的未来必将属于通过真实使用创造的模型,现在只需观察整个DeFi行业跟进的速度。

交易所
交易所排行榜
24小时成交排行榜
人气排行榜
交易所比特币余额
交易所资产透明度证明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爆仓数据
清算最大痛点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新闻
文章
大V快讯
财经日历
专题
ETF追踪
比特币持币公司
加密资产反转
以太坊储备
HyperLiquid钱包分析
Hyperliquid鲸鱼监控
索拉纳ETF
大额转账
链上异动
比特币回报率
稳定币市值
合约计算器
期权分析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