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币安实验室揭露16条区块链资金冻结内幕

2025-11-12 23:28:02
收藏

核心要点

研究报告揭示了三种资金冻结机制:硬编码控制、配置文件调节和智能合约方法。多数冻结功能是在重大黑客事件后新增的,这种中心化管控模式引发了行业担忧。专家指出,区块链行业需要在安全与去中心化之间取得平衡,确保此类权限保持透明且不由单一实体掌控。

资金冻结功能引发争议

Bybit旗下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多个区块链网络内置资金冻结功能,这使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抗审查能力及用户资产控制权受到质疑。通过对166个区块链网络的审查,研究人员发现16个链具有直接冻结资产功能,另有19个链可通过简单协议修改实现类似控制。这些机制涵盖硬编码逻辑、基于配置的权限管理及合约层控制等多种形式。

三种冻结机制类型

题为《区块链冻结机制曝光》的报告将相关系统划分为三大类:

硬编码逻辑:将地址封锁权限直接写入区块链底层代码,如BNB链和唯链等网络采用此方案。

配置文件控制:允许开发者或验证者通过配置文件启用冻结功能,Sui和Aptos等新兴公链使用这种方式。

链上合约执行: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即时冻结/解冻,HECO和Klaytn等网络采用该模型。

安全事件催生管控功能

研究团队在今年Cetus去中心化交易所遭遇攻击后展开调查,当时Sui基金会冻结了价值1.6亿美元的失窃代币。虽然此举有效保护了投资者,但也引发对"去中心化"网络实际控制权的讨论。多数区块链都是在遭遇数百万美元损失后才添加冻结功能,例如唯链在2019年660万美元盗窃案后建立黑名单系统,BNB链则在2022年5.7亿美元攻击事件后引入类似机制。

安全与去中心化的平衡

报告指出冻结工具虽然能保护用户并打击欺诈,但可能损害区块链抗审查的核心价值。面向企业的较新区块链为满足合规要求添加了此类控制,而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早期网络仍保持完全去中心化。开发者群体对此存在分歧:部分认为这是反洗钱必需手段,另一部分则视作应急工具。研究团队强调,此类权限的发展必须透明化并由社区共同治理,而非由单一主体把控。

研究方法与技术

研究人员使用AI工具扫描GitHub上开源区块链代码,检测与冻结相关的函数、黑名单和验证者权限。在审查166个项目后,由专家团队人工复核结果。研究发现部分冻结功能公开可见,有些则深藏在代码库中,这意味着普通用户往往不清楚网络运营者的实际控制程度。

区块链治理的未来

报告揭示了完全依赖社区共识的开放链与为合规设置管控的许可链之间的分化趋势。随着区块链在金融和企业领域的深入应用,这种差异正在扩大。开发者面临的核心难题是:如何构建既保障安全又不牺牲去中心化的系统?研究表明,虽然去中心化仍是多数项目的核心价值观,但行业正逐渐转向更可控的治理模式。关键在于确保控制权透明、受限且仅在必要时启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