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五年间668起产业技术泄露…中小企业占比高达86.5%

2025-10-04 06:24:09
收藏

国内产业技术外泄事件五年超600起 中小企业成重灾区

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韩国国内发生的产业技术泄露事件已突破600起。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大部分案件针对中小企业,暴露出技术保护体系存在明显漏洞。

年度案件持续高发

根据国会科学技术信息广播通信委员会所属议员提交的警方资料,2020年至2024年7月期间,违反《产业技术保护法》的查处案件总计达668起。按年度划分,2020年135起,2021年89起,2022年104起,2023年149起,2024年前7个月已发生68起,年均发案量维持在百起左右的高位。

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

在受害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86.5%(578起),而大企业仅占13.5%(90起)。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已确认的506起案件中,公司内部人员直接参与泄密,反映出企业内部管控体系薄弱和员工安全意识缺失是主因。

跨国技术转移风险加剧

向境外泄露技术的案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20年的17起增至2024年的27起,今年上半年已发生9起。这一趋势表明,海外机构正通过多种渠道持续获取我国产业技术。

技术领域分布动态变化

受侵害技术领域呈现年度差异性:2020年主要集中在机械(22.2%)、信息通信(13.3%)、汽车铁路(11.1%)等领域;而2023年机械领域(20.3%)外,半导体(10.6%)和显示器(8.9%)等尖端技术领域占比显著提升,反映出战略产业技术外泄风险正在加大。

专家呼吁完善保护机制

业界专家警告称,技术外泄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可能削弱国家整体产业竞争力。随着产业技术数字化、精细化发展,泄密手段或将更趋复杂,亟需构建涵盖防黑客攻击、内部人员管理、跨境技术交易监控等全方位的保护体系。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